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小黄河

小黄河

①元时对卢沟河的俗称。即今河北永定河。《明史·河渠志五》:“《元史》名卢沟曰小黄河,以其流浊也。”

②指旧黄河。在今安徽西北部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颍州:“洪武二十四年,黄河决于河南,由陈州合颍,径太和县,又径州城北,又径颍上县,至寿春同入于淮。永乐九年,河复故道。宣德、正统、成化、正德间,河、颍时通时塞,俗亦称颍为小黄河。”

③淮水支流潢河下游的俗称。在今河南光山、潢川二县境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1汝宁府:小黄河“在光州治前。源出湖广麻城县分水岭,北流合恨沟入淮”。《清一统志·光州一》:黄水“自湖北麻城县界流入光山县,名官渡河,东流至州西北,名潢河,又曰小黄河”。

④即瑟水。在今河南罗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罗山县:小黄河“在县南门外。源出灵山,萦绕县城,东流合于竹竿河”。

⑤即今云南罗平县东之黄泥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亦佐县:小黄河“在县治旁。四时色黄,因名”。


古水名。(1)元末贾鲁治河,疏浚自黄陵冈(今河南兰考县东)东出徐州的黄河下游河道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河决原武县(今河南原阳县西)黑洋山,折东南夺颍入淮。而贾鲁所浚治河道,虽未断流,但水脉微细,故俗称小黄河。(2)今河南省扶沟、淮阳、西华等一线的沙水(即宋蔡河故道),屡为黄河所夺,故俗称小黄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治市

    1945年解放后由长治县析置,属太行区。治所即今山西长治市。1949年11月撤销,改设长治工矿区。在山西省东南部、太行山西麓。面积1.42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344.6平方千米)。人口316.8万(市辖

  • 普闰县

    隋大业元年 (605) 置,属岐州。治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万家城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30普润县: “盖以杜、漆、岐三水灌溉田畴,民获利济,以为县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属扶风郡。十三年 (617)

  • 原州都督府

    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治所在原州 (今宁夏固原县)。领原、庆、会、银、达、亭、要七州。十年 (636) 废亭、达、要三州。后银州还属夏州都督府,庆州又另置都督府。开元四年(716) 后,仅领原、

  • 抚掌泉

   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茅山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9:抚掌泉“在茅山崇寿观前,虽旱不涸。《旧记》云,在鸿禧院东,闻击掌之声涌出如沸,其味甚佳。冬时常暖,亦呼为冬温泉”。

  • 金家寨

    在今安徽金寨县南。1932年置立煌县于此,1947年改为金寨县。1954年建梅山水库,淹入水中。

  • 英家镇

    亦作秧家镇。在今广西钟山县西南英家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路平县图: 东北有秧家汛。民国 《昭平县志》 卷1: “英家街在西乡江西岸,离城七十里。”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西南部。面积38平方千米

  • 高湖市

    又名高湖街。即今江西靖安县西北三十里高湖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: 靖安县西北有高湖。

  • 厌次县

    ①秦置,属济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陵县东北神头镇。相传秦始皇东游,厌气于此,故名。汉高帝六年(前201)封功臣爰类为侯邑。不久改富平县,属平原郡。东汉明帝复改厌次县,移治今山东惠民县东桑落墅。西晋属乐陵国

  • 石凉伞山

   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砫宣抚司:石凉伞山在“司东北百四十里。形如张盖,或谓之石幢山”。

  • 周南郡

    北周天和二年 (567) 置,为恒州治。治所在盩厔县 (今陕西户县西北三十五里)。建德三年(574) 废。北周天和二年(567年)置,治盩厔县(今陕西户县西北)。属恒州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户县一带。建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