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部城
在今山西孝义市南二十五里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之右有左部城,侧临汾水,盖刘渊为晋都尉所筑也。”
在今山西孝义市南二十五里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之右有左部城,侧临汾水,盖刘渊为晋都尉所筑也。”
①即今四川南江县东之南江,为渠江上游支流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8化城县“有巴江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7巴州:巴江“水屈曲如巴字,因名。即字江也”。②即今四川仪陇县东之消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仪陇县:巴江
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南桑壁镇。《清一统志·隰州》: 桑壁镇 “在永和县东”。在山西省永和县东南部。面积183平方千米。人口6150。镇人民政府驻桑壁,人口2050。古为壁堡,桑姓始居,故名。1949年属永
西魏置,属平兴郡。治所在鱼洞戍 (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)。隋大业初废入景谷县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镇西北。属平舆郡。隋大业初废。
亦作达尔冈厓。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西南部,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(旧阿巴哈纳尔右翼旗)至苏尼特左旗以北地区。《嘉庆会典》卷78:达里冈爱牧场属内务府上驷院,东西宽三百里,南北长四百里。张穆《蒙
1928年于天津县城区置天津特别市,1930年6月改为天津市,隶属行政院。同年10月,改为省辖市,为河北省治。1935年复升为院辖市。1937年日军占领后,改特别市。1945年抗战胜利后仍为院辖市,1
①古济水分流。源自今山东曹县北,东北流至今山东定陶县北注入古菏泽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五年(前202),高祖“即皇帝位氾水之阳”。即此。今定陶西北有汉高祖坛,高祖即位处。②或称南氾水。在今河南襄城县北
邑名。又名昌城。战国时齐地,后入燕。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五里昌城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惠文王二十五年 (前274),“燕周将,攻昌城、高唐,取之”。又,《乐毅传》: 燕昭王 “封乐毅于昌国,号为昌
即 “蛮氏”、“戎蛮”。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东西蛮子营 (今名东、西村)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新城县: “有鄤聚,古鄤氏。” 即此。即“鄤聚”。
即伦朱卜宗。在今西藏林周县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1《西招原图》图九作“伦珠宗”。
明代西藏地名。洪武十八年 (1385) 诏置乌思藏葛剌汤千户所,秩正五品。其地在今扎曩县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