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巴思阔山

巴思阔山

亦作巴儿思阔山。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。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卷117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鲁珍儿城“有巴思阔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街

    ①即今云南永平县东南六十里龙街彝族乡。清有外委把总驻防。民国初设县佐于此。②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乡。大理时名碌云异城。元、明时为江川县治。集镇名。(1)在云南省元谋县北部、金沙江南岸。江边乡

  • 乌泥营

    一名乌业营。在今贵州铜仁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铜仁县“石子营”条下:“(明)嘉靖二十七年,讨叛苗,官军自铜仁进屯乌泥营。”又名乌业营、何各营。在今贵州省铜仁市西北。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

  • 天龙寺

    北齐建,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天龙山上。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天龙山上。北齐皇建元年(560年)建。内有石室二十四龛,石佛像四尊。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年)又于西岩凿石洞三龛。

  • 徐县

    西汉置,为临淮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。东汉属下邳国。三国魏属下邳郡。西晋属临淮郡。东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半城镇。为临淮郡治。东汉属下邳国。三国魏属下邳郡。晋属临淮国。

  • 马松岭

    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大宝乡北,南距大宝场五十里。民国时,为彭县大宝山铜矿主产区之一。

  • 高士佛社

    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牡丹乡东高士村。《筹办夷务始末》: 清同治十三年(1874) 五月壬子,文煜等奏 “倭人于 (四月) 十八日,分三路进攻番社,……倭人即将牡丹社、高士佛社、竹仔社焚

  • 中固城

    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三万卫。即今辽宁开原市南四十里中固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《辽东河东地方总图》:开原城南有中固城。

  • 关口

    又作阳安关口。即关城。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姜维传》:“钟会攻围汉、乐二城,遣别将进攻关口。”即此。

  • 查渎

    又名查浦、柤渎、柤塘。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静传》: “是时太守王朗拒(孙) 策于固陵,策数度水战,不能克。静说策曰:‘朗负阻城守,难可卒拔。查渎南去此数十里,而道之要径也’ ……便分

  • 铜山

    ①在今江苏江宁县南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: 铜山 “在江宁县东南七十里,周回一十九里,高一百丈。昔人采铜于此,故名。《旧志》: 陈轩 《金陵集》 载: 鲍昭过铜山,掘黄精诗云: 铜山昼深沉,乳窦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