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寇县
①北魏置,属新兴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境,永安中属永安郡。北齐武成帝时移治今山西定襄县。北周属雁门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。
②隋开皇十年(590)改石城县置,属代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镇。大业二年(606)改为崞县。
古县名。(1)北魏置,治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南牧马河处。属永安郡。北齐武成帝又移治今山西省定襄县东南。属雁门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 (2)隋开皇十年改石城县置,治今山西省原平市北崞阳镇。一说隋开皇十年移平寇县于此。属代州。大业初改为崞县。
①北魏置,属新兴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境,永安中属永安郡。北齐武成帝时移治今山西定襄县。北周属雁门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。
②隋开皇十年(590)改石城县置,属代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镇。大业二年(606)改为崞县。
古县名。(1)北魏置,治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南牧马河处。属永安郡。北齐武成帝又移治今山西省定襄县东南。属雁门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 (2)隋开皇十年改石城县置,治今山西省原平市北崞阳镇。一说隋开皇十年移平寇县于此。属代州。大业初改为崞县。
在今陕西长安县西上塔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3西安府: 塔陂 “在府南二十里韦曲之西。地有浮图,产稻极美,土人谓之塔陂米”。
在今广西融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融县: 采蓝洞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四山环列,洞中平地如砥”。
在今广东平远县北差干镇西北五指石下村。清设五指石汛。在广东省平远县差干区西北。武夷山脉南伸以东,形如五指,回合盘亘,环拱掩映,是粤、赣、闽三省边区的名胜之一。据志载,明崇祯三年(1630年),僧如愚始
北宋元符元年 (1098) 于故没烟后峡建,初属西安州,后改属怀德军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南苋麻河水库附近。金属镇戎州,元废。
在今四川安县东。《寰宇记》卷83西昌县:西昌山“在县北,特起。旧名马鞍,天宝六年敕为西昌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绵州》:西昌山“在安县东三十里”。
亦名主簿山、宝华山。在今四川新津县南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船录》: “修觉者,新津县对江一小山。上有绝胜亭,一望平野可尽。” 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7新津县: “ 《志》 云: 南 一里修觉山,神秀
明置,属镇番卫。即今甘肃民勤县西南六十里黑山堡村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 黑山堡“城周一百六十丈。明万历三十三年筑,东西皆近边,置关及驿于此。本朝顺治二年改设把总,康熙十年裁”。
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彭错林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藏地诸城: 盆苏克灵城 “在日喀则城西南七百二十三里”。又作彭错岭、喷磋克凌城。清康熙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拉孜县东北彭错林乡。
又作莫曳靺鞨。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右岸土姆宁河一带。开元间属黑水都督府。《新唐书·黑水靺鞨传》: 窟说部“稍东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……拂涅、铁利、虞娄、越喜时时通
明洪武二十七年 (1394)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巴汝乡西南雅砻江东岸打罗村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