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鼻岭
在今江西婺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徽州府婺源县:平鼻岭“在县北九十里。《志》云,浙源之大湾,与休宁接界。《闻见录》,平鼻岭、回岭、张公山及花桥, 皆休、婺往来通道也”。
在今江西婺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徽州府婺源县:平鼻岭“在县北九十里。《志》云,浙源之大湾,与休宁接界。《闻见录》,平鼻岭、回岭、张公山及花桥, 皆休、婺往来通道也”。
在今湖南长沙市南妙高峰下。 宋张栻建城南书院于此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石武县置,属随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大业三年 (607)废。
在今贵州湄潭、瓮安二县境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 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,由偏桥进军,“诸军为浮桥渡 (乌) 江,知贼将张佑、谢朝俸、石胜奉等营七牌野猪山,璘即夜发抵苦练坪。前锋与战,后军至,夹击之”
在今河南孟州市西十里韩庄村北。韩愈(768—824) 字退之,号昌黎。河阳 (今孟州市) 人。唐代著名文学家,为唐宋八大家之首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》: 韩愈墓 “在孟县西十五里韩家庄。皇浦湜铭”。长庆
①北宋置,属天长县。即今安徽天长市北四十八里铜城镇。西汉吴王刘濞在此冶铜铸币,并筑土城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4盱眙军: 铜城镇 “在天长县西北四十五里。汉吴王濞有大铜山,即山铸钱,后因名镇”。②北宋置,
即今广东花都市东北花山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花县图:花城西南有两龙墟。
明洪武中置,在今江苏高邮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高邮州: “盂城驿在州南门外。”在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馆驿巷内。始建于明洪武八年(1375年)。历经战火、水灾破坏,尚存皂厅、敞厅、后厅、秦邮公馆门楼
即今伊朗哈马丹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。”
古名瓦官水。为湘江支流。源出今湖南湘乡市北,东流经宁乡县东南部、湘潭县北部,至长沙市南入湘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: 靳江 “在善化县西南二十里。自宁乡县流入,至此注于湘江。《志》 云:水流经楚大夫靳
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98临海县: 临海山 “在县北二百四十里。山有水,合成溪……即名临海溪。山因溪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