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仁国
即小勃律国。唐天宝六年(747)改名。都城在孽多城(在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之吉尔吉特)。
即小勃律国。唐天宝六年(747)改名。都城在孽多城(在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之吉尔吉特)。
在今江苏大丰县西南角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兴化县:丁溪闸“在县东一百三里。即丁溪盐场也。又东北七里为少海、草堰二场,又东北百二十里曰白驹场,又北曰刘庄场,接盐城县界。天启二年,兴化知县边之靖修拦潮五闸。
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南府朗溪司:仁溪“在司治(今朗溪镇)前。出山岩中, 自高而下,居人引以溉田。中有川主洲,在司治东南。居人建川主庙于其上, 因名”。
①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治所在义门县(今陕西延川县西)。四年 (621) 废。②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太和县 (今江西泰和县西六里)。八年 (625) 废。③唐贞观四年 (630)
北宋元丰七年(1084)置,属诚州。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六里坳上乡。元祐三年(1088)废。崇宁三年(1104)复置。
在今四川资中县城内东北隅重龙山上。《清一统志·资州》:永庆寺“在州城中重龙山上”。民国《资中县续修资州志》卷2:永庆寺“明嘉靖已未建,至清康熙六十年重修,绀殿崇宏,琼楼特出,历阶数百级。山形耸峙,望若
一名南海子。又名草海。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草海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26威宁州:“八仙海子在城西南十里。列石八,如人状。”故名。即“草海”。
元至元十二年(1275)置,属马湖路。治所即今四川沐川县。明洪武四年(1371)改为沐川州,不久复为沐川长官司,属马湖府。万历十七年(1589)属屏山县。清雍正五年(1727)属叙州府。后废,改为沐川
在今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下游,或以为即今巴士拉的音译。《三国志》卷30裴注引《魏略·西戎传》:大秦,“其别枝封小国”有于罗国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,……又西南至于罗国
北齐时建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宫内。《邺中故事》 曰: “齐武成高湛,河清中,以后宫嫔妃稍多,椒房既少,遂拓破东宫,更造修文、偃武二殿及圣寿堂。”
又作舒兰站。清置,故址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溪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金州鄂佛罗站” 条下: “又西北六十里至舒兰河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