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仁郡
南朝梁普通中置,属江州。治所在怀仁县(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、井研二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南朝梁置,治今四川省仁寿县东。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岷江以东、沱江以西一带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
南朝梁普通中置,属江州。治所在怀仁县(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、井研二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南朝梁置,治今四川省仁寿县东。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岷江以东、沱江以西一带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
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并团罗、得民、晓隘、陂带、邛水五长官司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东长吉乡司前村。永乐十二年(1414)属镇远府。清改为邛水长官司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邛水县置
春秋小国。在今湖北广水市南。《左传》: 桓公十一年 (前701),“楚屈瑕将盟贰、轸”。古国、古邑名。在今湖北省广水市境。《左传》桓公十一年(前701年):“楚屈瑕将盟贰、轸。”后为楚灭,为楚邑。
在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米德纳普尔之塔姆卢克附近。东晋法显《佛国记》:蟾波大国“从此东行近五十由延,到多摩梨帝国,即是海口。其国有二十四僧伽蓝,尽有僧住,佛法亦兴,法显住此二年,写经及画像”。东晋义熙五年(
即胡谷堡。据 《旧唐书》 改 “朝” 为胡,《实录》 亦作胡。唐贞元七年 (791) 筑,在今甘肃平凉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平凉府平凉县: 朝谷堡“在府西南”。
即占婆补罗的省译。“补罗”是梵语“城”的意思。
①明置,在今辽宁铁岭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铁岭卫 “宋家泊堡” 条下: “平定堡又东北接三万卫之定远堡。” 即此。②明成化四年 (1468) 置,属泸州卫。在今四川兴文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
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三十里石浦港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昆山县:大石浦,“《志》云:上承吴淞江,南接三林港,出淀山湖。元至治初,尝浚石浦以东诸塘浦。明宏治中及崇祯末,屡尝开浚。其相近者曰小石浦”。
元初置,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为永宁路。
南宋宝庆三年(1227)升成州置,治所在同谷县(今甘肃成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成县地。元复为成州。南宋宝庆三年(1227年)升成州置,治同谷县(今甘肃成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成县。蒙古复降为成州,属巩昌
又名三梁亭。战国赵地。在今河北望都县西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曰:“燕人伐赵,围浊鹿。赵武灵王及代人救浊鹿,败燕师于勺梁。”即此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又称三梁。在今河北省望都县西。《古本竹书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