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寺镇

新寺镇

即今甘肃漳县东南新寺乡。民国 《甘肃省县总分图》: 武山县西南有新市镇。


(1)在上海市奉贤区西南部。面积20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寺,人口2000。因境内有明代所建古新禅寺,故名。明成聚落,明末清初成镇。民国时设新寺乡,1947年改名望海乡,1949年复名新寺乡。1959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4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。有化工、机械、塑料、针织、服装等厂。莘奉公路、沪杭公路经此。(2)在甘肃省漳县东部。面积90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河口,人口7200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建寺,取名华清寺。后焚毁,重新建寺取名龙凤寺,俗称新寺。镇以寺名。1935年设新寺镇,1951年改区。1953年置八龙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65年更名新寺公社,1984年改乡,2001年复置镇。产药材、油料、大麻等。为县东部农副产品集散地,有酿酒、砖瓦等厂。武漳和新草公路经此。有晋家坪和西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泹津渡

    即今湖南津市市。明宪宗时置三州驿于此。清名津市渡。《清一统志 ·澧州》: 津市渡 “在州东二十里”。津市镇在渡口,清设澧州通判,又尝寄州治于此。

  • 下磕戍

    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。《魏书·尉元传》:天安元年(466),刘彧“遣将张永、沈攸之等率众讨(薛)安都,屯于下磕”。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南。南朝宋泰始二年(466年)徐州刺史薛安都降魏,宋诏张永、沈攸

  • 金柜 (櫃) 山

    在今广西崇左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太平府: 金柜山 “在府城外江东。山中虚,可容百人”。明 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三》: “金柜瞰江峙,岩洞中空,大容数百人; 茅棘湮阨,竟金柜山岩洞不得,三周其北

  • 邬泽

    即邬城泊。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。见“昭余祁”。

  • 平靖县

    西魏置,为应州平靖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西北五十里。隋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湖北省广水市西北。为平靖郡治。隋大业初废。

  • 永昌路

    元至元十五年(1278)置,属甘肃行省。治所即今甘肃永昌县。辖境约当今甘肃黄河以西、山丹河及山丹县以东地区。明洪武三年(1370)改置永昌卫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置,治今甘肃省永昌县。属甘肃行省

  • 南安

    在今河北蠡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永和七年 (351),前燕慕容儁遣慕容评攻后赵王午于鲁口,“至南安,王午遣其将郑生拒战,评击斩之”。在今河北省蠡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永和七年(351年),前燕王

  • 勐 (猛) 腊

    即今云南勐腊县城。清雍正七年(1729) 置猛腊土千总,后改为土把总。

  • 汤头村

    即今山东临沂市东北五十二里汤头镇。民国《临沂县志》舆图:县东北有汤头(村)。

  • 怀戎堡

    北宋崇宁二年(1103)置,属会州。在今甘肃白银市平川区东南共和乡(打拉池)。明初置千户所于此。成化十年(1474)改名打剌赤堡。古城堡遗址尚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