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昆明池

昆明池

①在今陕西长安县西丰水与潏水之间。即斗门镇东南洼地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 元狩三年 (前120),“发谪吏穿昆明池”。注: “臣瓒曰: 《西南夷传》 有越嶲、昆明国,有滇池,方三百里。汉使求身毒国,而为昆明所闭。今欲伐之,故作昆明池象之,以习水战。在长安西南,周回四十里。” 池成后,一支引水东出为昆明渠,以利漕运; 一支北出为昆明池水,泄入泬水,供长安城之用。十六国姚秦时,池水涸竭,北魏太武帝和唐德宗均曾修浚。唐太和时,因丰水堰坏,池遂干涸。宋以后湮为田地。

②即今云南中部之滇池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 滇池 “又名昆明池,在碧鸡山下,广三百里,晋宁、昆阳在池南,而中庆在池北”。《元史· 地理志》昆明县: “其地有昆明池,五百余里,夏潦必冒城郭。”


古湖名。西汉元狩三年(前120年)开凿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东南。周围四十里。一为解决长安水源不足的困难,一为训练水军以备对昆明国作战。唐太和后干涸,宋以后堙为农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花营

    在今河南南乐县北十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南乐县:五花营,“唐时河北五镇尝会兵于此,因名。后人因其壁垒,聚居成镇”。

  • 腊 (臘) 撒土司

    明正统间置腊撒长官司,清雍正二年 (1724) 废。乾隆三十六年 (1771) 复置,治所在今云南陇川县西北三十四里腊撒。民国废。

  • 夹儿山

    在今山东枣庄市北,夹山之旁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3兖州府:夹儿山“在峄县北七十里。旧有锡场”。

  • 玳瑁楼

   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宫内。《邺中记》 载: “圣寿堂北置门,门上有玳瑁楼。”

  • 劳劳亭

    又名临沧观。三国吴置,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十五里古新亭南。南朝宋元嘉中改名临沧观。后又改名劳劳亭。为六朝时建康城外送别之所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22:“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,古送别之所。考证:吴置,亭在

  • 张绥铁路

    即京绥铁路张家口(今河北张家口市)至归绥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)段。1921年建成。

  • 药 (藥) 乞站

    明初置,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北黑瞎子岛上木克得赫屯附近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 “药乞站”。

  • 泽朗山

   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七十里。明初移练门巡司于此,改名泽朗山巡司。

  • 㴩湖

    在今湖南岳阳市南。 《水经注》 谓之翁湖。《元和志》 卷27岳州巴陵县: “㴩湖, 一名翁湖,在县南一十里。《尔雅》 云: ‘河水决出还复入者为㴩。’ 《左传》: 定公四年

  • 弱水县

    西魏改永宁县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。北周省入删丹县。古县名。西魏时改永宁县置,治今甘肃省永昌县西,属张掖郡。北周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