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明中都城

明中都城

在今安徽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九月,诏 “以临濠为中都,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”,营建达六年之久。主要建筑有外、中、内三城。外城周五十余里,中城周十三里,内城周六里。内城高约15米,城内殿宇壮丽。有太庙、社稷、中书省、大都督府、御史台、中都城隍庙、开国功臣庙、历代帝王庙、中都国子监、演武厅、校场等。清康熙六年 (1667) 移凤阳县治于城内,改称县城。现仅存西华门、午门及一段城墙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即明中都皇故城。在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太祖朱元璋下诏,“取中天下而立,定四海之民”,以其发祥之地凤阳为中都,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。集中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,营建达6年之久。主要建筑有外、中、内三城。外城周25千米多,中城周6.5千米,内城周3千米。内城高约15米,城内殿宇壮丽,雕饰奇巧。有太庙、太社稷、大都督府、御史台、朝日坛、中都城隍庙、开国功臣庙、历代帝王庙、中都国子监等建筑。清康熙时,诗人张宣《登中都鼓楼》诗云:“飞甍画栋连空起,濠梁城外月如水。踏春人踞最高颠,灯光散落千门里。”《中都志》称:“规制之盛,实冠天下。”是古代最豪华壮丽的都城建筑之一,在艺术上继承了宋元时期的传统,又开创了明清时期的新风格,在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。明亡后,内城建筑基本完好,清康熙六年(1667年)凤阳县治移于内。此后历经沧桑,中都城毁坏,现仅存残破的西华门、午门及一段970米城墙。近年已对西华门、午门进行部分修整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岭

    ①在今浙江丽水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宣平县: 新岭 “在县东七十里,接丽水县界。相近有均塘岭,最为幽旷”。②在今安徽休宁县南七十里,西接江西婺源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休宁县: 新岭在 “县西南

  • 田各庄

    即今河北清苑县(南大冉)南田各庄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清苑县图:南有田各庄。

  • 沱州

    唐渤海国置,属东平府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新尼科拉耶夫卡北。辖境当今俄罗斯兴凯湖西岸一带。辽废。

  • 谷积山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五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谷积山“峰峦突起,如谷堆积然。下有三石洞,总名三学, 中可容数十人”。②在今河南宝丰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汝州》:谷积山“在鲁山县西北九十里。养、滶二

  • 三穗县

    1928年改灵山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三穗县。据1985年版《贵州省志》(地理志上册)称:灵山县改名三穗县,是因这一年“当地有‘一禾三穗’的喜庆得名”。在贵州省东部。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面积

  • 白兔坵集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敬仲镇。有齐国大夫高傒墓。明嘉清《青州府志》卷11:白兔坵集“在(临淄)县北三十里,东北通乐安,盐徒往来由此”。

  • 文定县

    亦作文安县。辽开泰二年(1013)置,属大定府。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。金废文安镇。古县名。辽开泰二年(1013年)置,治今辽宁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。属大定府。金废为文安镇。

  • 民勤县

    1928年改镇番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甘肃民勤县。在甘肃省西北部、河西走廊东段,东、北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武威市。面积1.6万平方千米。人口28.8万。辖5镇、1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明洪武中置临

  • 托克逊县

    1944年改托克逊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在托克逊(今新疆托克逊县)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偏东北、吐鲁番盆地西部。属吐鲁番地区。面积1.7万平方千米。人口10.8万。辖3镇、4乡。人口1.7万。县人

  • 落丛县

    西魏改明水县置,为落丛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徐家坪乡明水坝村。隋开皇六年(586)改为厨北县。古县名。西魏以明水县改名,治今陕西县略阳县西乐素河南,为落丛郡治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改名厨北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