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桐柏山

桐柏山

①在今浙江天台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98台州宁海县: 桐柏山,“ 《登真隐诀》 云: 其山八重,四面视之如一,金庭不死之乡,方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天台县: 桐柏山在 “县西北二十五里。天台之支山也。故天台也兼桐柏之名”。

②又名丹池山、金庭山。在今浙江嵊县东南七十二里。《隋书· 地理志》: 会稽郡剡县 “有桐柏山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96越州剡县: 桐柏山,“ 《灵宝经》 云: 上有桐柏合生,下有丹池、赤水。南岳真人云: 越有桐柏之金庭,吴有勾曲之金陵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绍兴府: 桐柏山 “天宝六载改为丹池山”。

③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导淮自桐柏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平氏县: “ 《禹贡》 桐柏大复山在东南,淮水所出。” 《水经· 淮水》:“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,东北过桐柏山。” 《禹贡锥指》: “大复、胎簪皆其支峰,《禹贡》 则总谓之桐柏也。”

④一名西山。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二十里。《水经·溱水注》: “武溪水出临武县西北桐柏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桂阳州》 引 《临武县志》: “桐柏山西界蓝山,直接九疑之麓,山势险绝,雄据百余里。溪洞深杳,僚民耕猎其间。地近广西,山气严凝,春犹积雪。”


(1)在浙江省天台县城北。有紫霄、翠微、玉泉、卧龙、莲花、华林、玉女、玉霄、华顶九峰。三国吴赤乌二年(239年)葛元于此炼丹。唐景云时司马承祯于此建桐柏宫,宋张紫阳来山修道创紫阳派,遂为道教东南圣地,是七十二福地之一。1973年桐柏水库蓄水,宫址沉于水底。(2)在河南、湖北两省边境。西北—东南走向,与大别山断续相连。为河南、湖北界山,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。山体由片麻岩、片岩和花岗岩构成。海拔400~800米。主峰太白顶,海拔1140米(在河南桐柏县西),为淮河源地。高峰田王寨,海拔1018米。生态环境保护较好,盛产中药材。银和天然碱储量丰富。有太白顶、水帘洞、桃花洞、云台禅寺等胜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相镇

    一名石象集。即今河南长葛市东南石象乡。明嘉靖《许州志》卷1《村镇》:“石相镇,(长葛)县东二十里。”

  • 古镇

    ①又名小古镇。清置,属霞浦县。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古镇。②即今福建永定县西南古镇。明洪武五年(1372)置兴化乡巡司于此。寻废。③即今山东胶南市南古镇营。明洪武八年(1375)于此置巡司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

  • 负夏

    又称负瑕、瑕丘。在今山东兖州市东北五里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孟子曰,舜生于诸冯,迁于负夏,卒于鸣条,东夷之人也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舜“就时于负夏”。即此。即“负瑕”。

  • 周家店闸

    在今山东聊城市南三十二里周店村。《清一统志 ·东昌府》: 周家店闸 “在聊城县东南三十二里运河上。南距兖州府阳谷县七级下闸十二里。元大德十二年建。今有闸官”。

  • 蒲圃

   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初,季孙为己树六槚于蒲圃东门之外。” 又,十九年(前554),“公享晋六卿于蒲圃”。又,定公八年 (前502),“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大汁镇

    北宋置,属永泰尉司。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北。以大汁盐井为名。

  • 滋茂池

   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龙溪乡北,龙溪河源处龙池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9茂州: 滋茂池 “在牛溪镇。池面周四十里,四时无竭溢,神龙所居”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7汶川县: “ 《外史》 云:滋茂龙池

  • 仓前

    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六十六里仓前镇。清嘉庆《余杭县志》卷14:“临安便民仓在县东十里,今名其地曰仓前。”章太炎即此地人。

  • 斡端

    又作五端、阿端、扩端、忽炭。即今新疆和田市。《元史· 世祖纪》: 至元十五年 (1278) 一月,“阿老瓦丁戍斡端”。十六年(1279),“以忽必来、别速台为都元帅,将蒙古军二千人、河西军一千人,戍斡

  • 冲口水

    亦名涌口水。在今广东陆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:冲口水“在县东北九十里。源出黄坭坑,东合蛟溪诸水,至南沙渡入于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