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南墟
即今江西乐安县西南四十里水南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2抚州府乐安县:西南有“水南墟”。
即今江西乐安县西南四十里水南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2抚州府乐安县:西南有“水南墟”。
北宋置,属邻山县。在今四川邻水县东北兴仁镇。
即白马津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。为黄河重要渡口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黎阳县天桥津,“东岸有故城,险带长河,今城内有故台,尚谓之鹿鸣台,又谓之鹿鸣城。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者也,济取名焉,故亦曰鹿鸣津
即今青海东部之青海湖。民国许公武《青海志略》第三章:青海湖,“蒙(古)语曰库库诺尔,库库即青,诺尔即海之意”。“青海湖”的蒙古语称。
五代后蜀广政二十一年(958)置,属万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梁平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9梁山军:“五代伪蜀在今军治置屯田务,曰石氏屯田务。皇朝平蜀,土豪石处赟纳庄田八所。”北宋乾德三年(965)废,移梁山县
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。东汉延熹二年(159),尚书令李玮诛梁冀有功,封金门亭侯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。东汉延熹二年(159年)尚书令李玮因诛梁冀有功,封金门亭侯。
①又名常山、大茂山。五岳之北岳。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太行恒山,至于碣石。” 《周礼·职方》 并州: “其山镇曰恒山。” 《尔雅·释山》: “恒山为北岳。” 皆此。②在今山西省东北部
即今河南新蔡县南十里关津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新蔡县 “汝水” 条: “ 《志》 云,汝水经县南十里有官津。即鲁昭公二十年,夫子自楚反蔡问津处。今地名官津店。”
亦作紫大地。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。《清史稿·骆秉璋传》: 同治二年 (1863),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“由小径趋土司紫打地”。未及时渡河,遂遭全军覆没。即今四川省石棉县西北安顺场。
东汉改筑阳县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北。三国魏复为筑阳县。
唐置,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北。北宋废。唐置,在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。北宋时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