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宁寺碑

永宁寺碑

明建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姆贡河(恒滚河)口对岸山上。永乐七年(1409)建立奴儿干都司后,内官亦失哈等多次奉命至其地,对当地少数民族进行宣谕抚慰。十一年亦失哈第三次至奴儿干时,在都司城西南建永宁寺。宣德七年(1432)第十次至其地,见寺被毁,次年遂委官重建。两次建寺皆立碑。永乐碑额题《永宁寺记》,碑文首行为“敕修奴儿干永宁寺记”,碑阴刻女真文、蒙古文,碑侧刻汉、女真、蒙、藏四种文字的佛教“六字真言”。宣德碑额题《重建永宁寺记》。两碑记述了建立奴儿都司的经过,亦失哈等屡次宣谕镇抚的情况,汉文详列各级官员监造、撰碑文、泥木石工匠名单。永宁寺虽早已堙圯,两碑圪立黑龙江边几达五百年。沙皇俄国侵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后,光绪十一年(1885)曹廷杰奉清政府之命对被占区进行调查时,将碑文拓下公诸于世,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。1904年沙俄将两碑拆运藏于符拉迪沃斯托克(海参崴)博物馆,后又移至哈巴罗夫斯克(伯力)博物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家小店

    在今江苏射阳县南。1941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置盐东县治此。

  • 纳喇特卡伦

    一作那喇特卡伦。清乾隆年间置,即今新疆新源县东那拉提镇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空格斯河“又西北流五十里径纳喇特卡伦北”。

  • 阳渊

    一作阳湖。在今安徽长丰县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綝传》:魏甘露二年(257),“魏兖州刺史州泰拒(朱)异于阳渊,异败退,为泰所迫,死伤二千人”。在今安徽省霍邱县东北。三国魏甘露二年(257年),兖州刺史

  • 平阿县

    东汉改平阿侯国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六十里平阿山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凌传》:正始末,“凌外甥令狐愚以才能为兖州刺史,屯平阿。舅甥并典兵,专淮南之重”。即此。西晋属淮南郡。东晋后废。古县

  • 四门岩

    在今广东怀集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广西梧州府怀集县:四门岩在“县西五十里。石山突起数百丈,下有石室,外为四门,岩中奇胜不一。一名花石洞,岩之东为游仙岩,岩之西为冲天、道士诸岩。又西数里曰三潮岩,中

  • 尧祠

    在今山西临汾市南五里尧庙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三年(909),“河东兵寇晋州,抄掠至尧祠而去”。胡三省注:“尧都平阳,有祠在汾城东十里东原上。”即此。

  • 茅山

    ①古名句曲山,又名三茅山。即今江苏西南部,地跨今句容、金坛、溧水、溧阳等县市境之大茅山。南北走向,高峰有丫髻山、方山等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引 《真诰》 曰: “汉宣帝时有三茅君得道,掌此山,故

  • 五京

    ①唐至德二年(757)改西京京兆府为中京,凤翔府为西京,成都府建号南京,合原有东京河南府,北京太原府共为五京。②唐渤海国有五京:上京龙泉府(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);东京龙泉府(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半拉

  • 白沙营

    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白沙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连山县:白沙营“在县(治今县东北太保镇旧城村)东。地名茅铺冈,防鸡笼关、台子冈诸山贼。台子冈即长径山路之险也”。

  • 黄甫川堡

    又作黄甫营。明天顺中置,属清水营。即今陕西府谷县东北七十里黄甫乡。弘治年间添设关城。《明史· 鞑靼传》: 成化元年 (1465),兀良哈“复渡河,围黄甫川堡”。即此。清设游击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