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沂源县

沂源县

1944年5月由沂水、蒙阴二县析置,治南麻(今山东沂源县)。据《山东省行政区划资料汇集》:“因系沂水之发源地,故名沂源。”


在山东省中部。属淄博市。面积 1635.66 平方千米。人口55.4万。辖6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南麻镇。1944年析沂水、蒙阴、临朐三县部分地区置沂源县,治今址,属鲁山专区。因沂河发源地得名。1945年属沂蒙专区,1950年属沂水专区,1953年后属临沂专区,1967年属临沂地区。1989年划入淄博市。地处鲁中南山地腹地。为沂蒙山区,地势西北高东南低,中间为沂源盆地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有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高粱、谷子、花生、黄烟、蚕茧、花椒等,果类有苹果、山楂、葡萄、板栗、柿饼等,中药材有全蝎及丹参、远志、苦参、桔梗、黄芩等。工业有化工、建材、纺织、皮革、机械、电力、酿造、采矿等。境内有泰薛、博沂、莱潍、南坦、韩莱公路。名胜古迹有沂源人头骨化石遗址、隋荆山寺、宋织女洞、神清宫、齐长城、东安古城和鲁山溶洞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家口集

    又名周口镇、周家埠。即今河南周口市。当贾鲁河入沙河处。明至清末为豫东重要商埠。旧属商水县,清设通判驻此。民国 《商水县志》 卷5《集镇》 引 《旧志》 云: “周家口镇,城东北十八里小黄河与沙河汇流处

  • 石坛山

    一名坛头山。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海中檀头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象山县“东门山”条下:“又南十里有大门、担子、石坛等山。或曰石坛山即坛头山,有南北��壳、莱蓝等澳,可以避

  • 氾水镇

    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南三十八里氾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宝应县“槐楼镇”条下:“又南十里为瓦店镇,又南十里为氾水镇。”在江苏省宝应县南部、京杭运河东岸。面积159平方千米。人口8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氾水,

  • 白庙儿山

    又称白山。在今河北沽源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:白庙儿山“在卫东北境,边人谓之三间房,又名插汉根儿, 乃蓟宣通路,滦河经其北”。

  • 大月氏

    即月氏由今甘肃河西走廊西迁塞种地区(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以西一带)以后的名称。西汉文帝后元三年(前161)左右,国遭乌孙攻击,又西迁大夏(今阿姆河上游)。后灭大夏,国内分为休密、双靡、贵霜、肹顿、

  • 廖仲恺墓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紫金山西南,明孝陵西。廖仲恺 (1877—1925),广东归善 (今惠阳) 人。早年参加同盟会,积极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,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。1925年8月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。原葬广

  • 归美山

    在今江西定南县西南,接龙南县界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安远县:归美山“在县西南三百里,高一千四百丈。《南康记》云,山四面险峻, 自然有石城,高数十丈,迥若双阙,其势入云。复有古石室,色如黄金,号曰金室

  • 阳城门

    战国秦成都少城南门之一,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公园(少城公园)一带。西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结阳城之延阁,飞观榭乎云中。”注:“阳城,蜀门名也。”《寰宇记》卷72华阳县:“阳城门,李膺记:少城有九门,南面三

  • 车牛岛

    又作牵牛岛。即今山东长岛县东北车由岛。苏轼《北海十二石记》:“登州下临大海, 目力所及,沙门、鼍矶、车牛、大竹、小竹凡五岛,惟沙门最近。”

  • 阿墩子行政区

    1913析维西县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云南德钦县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32年改设阿墩子设治局。1913年以维西县北部阿墩子地区设置(县级),治阿墩子(今云南德钦县升平镇)。1935年改置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