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口汛
即中渡汛。在今四川雅江县雅砻江东岸河口乡。此为雅砻江主要津渡。清置中渡汛。
即中渡汛。在今四川雅江县雅砻江东岸河口乡。此为雅砻江主要津渡。清置中渡汛。
在今江西泰和县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09吉州太和县:王山“在县东八十三里。周回三百里。其山峰峦秀异。昔王子乔曾控鹤于此,故以王为名。旱则祈雨必应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泰和县:王山“旧名义山,晋永嘉中
亦作胡窝棚。即今辽宁盘山县西北胡家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广宁县图: 东南有胡窝棚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锦州府盘山厅: 锦营铁路有胡家窝棚站
南齐置,属齐宁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邕宁、横县二县南境。后废。
春秋卫邑,战国赵都城。在今河北邯郸市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敬侯元年(前386),“赵始都邯郸”。至幽缪王迁八年(前228),“邯郸为秦所占”。为赵都长达158年。据考古发掘,赵邯郸城由赵王城和大北城组成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福禄寺礁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石或神女庙石。1947年改名福禄寺礁。
金天会八年 (1130) 改奉陵县置,属广宁府。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闾阳回族满族镇。元初废,后复为县,属广宁府路。明初废,置闾阳驿于此。古县名。金天会八年(1130年)改奉陵县置,治今
即今云南云龙县北七里诺邓。《清一统志 ·大理府》: 诺邓盐井 “在云龙州东北四十五里。明置盐课大使于此”。
①亦名赤洪岭、赤谼岭、赤坚岭。在今山西方山县东北七十里与岚县交界处。《元和志》 卷14石州离石县: “离石山,今名赤洪岭。”②又名国山。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五十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亮传》: 五凤二年
①亦作砂山。在今江苏张家港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贞明五年(919),“吴人败吴越兵于沙山”。即此。②在今宁夏中卫县西五十里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应理州:“东阻大河,西据沙山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39宁夏
①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高平县:“走马岭在县西北十里,出铁矿。”②在今河南确山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确山县“确山”条下:走马岭“岭上有平冈数里,可以走马”。③在今广西柳州市西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