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西县

河西县

①唐武德三年 (620) 析郃阳县置,属西韩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夏阳村。乾元三年 (760) 改名夏阳县。同年又改朝邑县为河西县,属河中府。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。大历五年(770) 复名朝邑县。

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西宗州。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七十三里普淜。贞观十一年 (637)属宗州。后废。

③元至元二十六年 (1289) 降河西州置,属临安路。治所在今云南通海县西二十二里河西镇。《肇域志》 河西县: “以其地在杞麓湖之西,土人称湖为河,因名河西。” 明、清属临安府。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6年与通海县合并置杞麓县。

④元至元中置,属昆阳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北十二里下方古城。后废入昆阳州。

⑤1946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改长清县置,治赵官镇 (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赵官镇)。以地处黄河西岸而得名。1950年撤销,并入长清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夏阳村。为西韩州治。乾元三年(760年)改夏阳县。(2)唐乾元三年改朝邑县置,治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。属同州。大历三年(768年)复改朝邑县。(2)古旧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,一作七年)置河西羁縻县,治今云南省祥云县东南普昌河。属西宗羁縻州。贞观十一年(637年)后属宗州羁縻州。天宝中入于南诏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河西州,二十六年降为县,治今通海县西北西城。属临安路。明、清属临安府。1956年与通海县合并设置杞麓县。以县境杞麓湖得名。(2)旧县名。(1)闽浙赣苏区设。1933年由江西省浮梁县西部地区析置。1934年撤销,仍并入浮梁县。(2)山东解放区设。1946年由齐河县黄河以西地区析置。1950年撤销,并入长清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开阳乡

   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。即废开阳县。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罗定市东。旧开阳县地,明洪武中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毕喇彦山

    又作毕朗吉山、毕兰山、毕勒言山。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毕朗吉山“在宁古塔城东北九百里,混同江南岸。高五里,周七十里”。

  • 大阳桥

    一名新桥。唐贞观十一年(637)建,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6陕县:大阳桥“在县北三里。贞观十一年,太宗东巡,遣武侯将军丘行恭营造”。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大阳津下游、河南省陕县西北黄

  • 鄢王寨

    北宋置,在今江西万载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万载县: 鄢王寨 “在县西汤周山下。宋靖康中寇乱,邑人鄢王者率乡民立寨御之,故址犹存”。

  • 傅家池

    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五十里护驾池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深州: “有傅家池巡检司,后废。”

  • 骑岸镇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北骑岸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通州 (今南通市) 东北有“骑岸”。在江苏省通州市中北部、团结河北岸。面积75平方千米。人口5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骑岸,人口8500。

  • 布勒哈齐淖尔

    亦作布尔哈齐淖尔。又名喀喇塔拉额西柯泊、盐海子。即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25:布勒哈齐淖尔“为天山西北一大泽,周回四百余里,冬夏不盈亏。东会额布图郭勒、济尔噶朗郭勒、库尔郭勒,西会

  • 石头港

    今江苏江阴市东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南宋淳熙九年(1182),知常州章冲奏:“江阴之东曰赵港、白沙港、石头港……, 皆古人开导以为溉田,无穷之利者也;今所在堙塞,不能灌溉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江

  • 温泉山

    在今云南梁河县东二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南甸宣抚司: 温泉山 “层峰叠嶂,连亘二十余里。林木阴森,下有温泉”。

  • 曲邮亭

   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七里。《汉书·张良传》:汉高帝十一年(前196),黥布反,高祖自将而东,“良疾,强起至曲邮”, 见高祖。即此。《寰宇记》卷27昭应县:曲邮亭“张良送汉高祖处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