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港墟
即今江西丰城市西泉港镇。清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 卷4丰城市镇: 泉港墟 “在县西四十里”。
即今江西丰城市西泉港镇。清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 卷4丰城市镇: 泉港墟 “在县西四十里”。
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瑶里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2: 浮梁县有窑里。
在今黑龙江省北安市东南通北镇。1917年设通北县于此。在黑龙江省北安市西南部、通肯河上游。面积 3384 平方千米。人口 4.2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通北,人口1.6万。原名通康、通兴,后因位于通肯河之北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南恭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西北。贞观十二年 (638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境。属蒙州。贞观十二年(638年)废。
①首都之别称。《公羊传· 桓公九年》:“京师者,天子之居也。京者何? 大也。师者何? 众也。”②明制,都城附近不设布政司,周围各府、州直辖于都城,这一地区称京师,也称直隶。洪武初建都于应天府 (今南京
①西魏改新阳县置,为梁宁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京山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京山县:“《寰宇记》:地多丘陵及皂角树,西魏因以角陵名县。”隋大业初改为京山县。②南齐置,属南新阳左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五十八
①北宋置,属六合县。即今江苏南京市北浦口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8真州: “宣化镇在宣化山之阳,为建康往来津渡之要。晋五王南奔渡江于此,至今谓之五马渡。”②一名宣化店。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七十六里宣化店镇
汉长安九市之一。《长安志》曰:交门市“在渭桥之北”。
北宋熙宁五年(1072)改西昌县为镇,属龙安县。在今四川安县东南四十里花荄镇。在海南省屯昌县西北部。面积37.1平方千米。人口 7440。镇人民政府驻西昌,人口 1090。因西部曾为昌盛之地,故名。1
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北永乡北冯家村。1937年8月在此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,通过了《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》和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》,制定了全面抗日路线,坚持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,建立
在今广东紫金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永安县: 闻麖嶂 “本名簾紫嶂。宋末帝昺航海,丞相文天祥收败卒屯此,夜闻黄麖鸣,遂徙南岭。其寨址阶石尚存,相连者曰山谷嶂”。在今广东省紫金县东。本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