涂 (塗) 乍汛
即今湖南保靖县东南三十里涂乍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30有 “涂乍汛堡”。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涂乍河 “傍山临涧,径路崎岖,永(顺)、保 (靖) 接壤要隘”。清乾隆征苗时设台站于此。
即今湖南保靖县东南三十里涂乍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30有 “涂乍汛堡”。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涂乍河 “傍山临涧,径路崎岖,永(顺)、保 (靖) 接壤要隘”。清乾隆征苗时设台站于此。
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安顺府: 岩孔山 “高峻盘亘,顶平广可坐万人。旁有孔穴,有岩孔寨,山因以名”。
在今浙江建德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寿昌县:过浴山在“县(今寿昌镇)北十八里。下有龙潭”。
①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一》:白洋河“在宿迁县东南三十五里。自安徽泗州流入,即北潼水之下流也。旧为巨浸,望之如洋,故名”。②又名义井河。即今山东栖霞县、烟台市境之白洋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
亦名娑夷桥。在今巴基斯坦控制之克什米尔西北部印度河支流吉尔吉特河上。《旧唐书·高仙芝传》: 天宝间讨小勃律,仙芝 “急令 (席) 元庆斫(娑夷河) 藤桥,去勃律犹六十里。及幕,才斫了,吐蕃兵马大至,已
古邑名。商邑。在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西南。《殷墟书契续编》有“贞方至涂”,即此。春秋时为涂水。
在今浙江温岭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太平县:迂江“在县东。源出王城山之桃溪……东南抵县城,北通黄岩,为舟楫交会之冲,又东至新河所城,乃为迂江, 阔二里,东入海”。
又作夏口。即今湖北武汉市汉口,为汉江入长江之口。《水经·沔水》:沔水“又南至江夏沙羡县北,南入于江。郦注:庾仲雍曰, ‘夏口亦曰沔口矣’”。杨守敬《水经注疏》:“自孙权置夏口督屯江南,今鄂州也(今武汉
①在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八十里。传战国时淳于氏,官司空,曾隐居于此。故名司空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5太湖县:司空山“高耸云表, 上平坦可数亩,谓之司空原”。唐李白曾在此避居达半年之久,有《避地司空原言怀》
①十六国前凉置,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。后废。②北魏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里。孝昌中废。③南朝宋文帝时置,属绥建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南永固镇。大明元年(457)废。唐初复置,属威州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桂州总管。七年 (623) 改为都督府。治所在桂州 (今广西桂林市)。领桂、象、静、融、贺、乐、荔、南昆、龙、南尹、钦、南恭、燕、梧十三州。贞观末,督桂、昭、贺、富、梧、藤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