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庆坨镇
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三十二里王庆坨镇。清设王庆坨营,有副将、千总、把总驻守。
在天津市武清区西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庆坨,人口2.2万。辽、金时建村,有王庆定居土坨上,得名王庆坨。明永乐时曾设千总衙门。1953年置王庆坨镇,1957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又改乡,1988年复置镇。有造纸、地毯、化工等厂。盛产红小豆、芦苇。是津西北果品生产基地。为天津市“乒乓球之乡”。112国道经此,为杨王公路终点。古迹有文昌阁。
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三十二里王庆坨镇。清设王庆坨营,有副将、千总、把总驻守。
在天津市武清区西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庆坨,人口2.2万。辽、金时建村,有王庆定居土坨上,得名王庆坨。明永乐时曾设千总衙门。1953年置王庆坨镇,1957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又改乡,1988年复置镇。有造纸、地毯、化工等厂。盛产红小豆、芦苇。是津西北果品生产基地。为天津市“乒乓球之乡”。112国道经此,为杨王公路终点。古迹有文昌阁。
在今湖南南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一》:大通湖“在安乡县东南一百二十里,接常德府沅江县界,亦洞庭之一隅也”。在湖南省东北部南县东南。原系洞庭湖一部分,由于泥沙淤塞而后筑堤围垸与大湖分开成内湖。20世纪
即蒲河。今辽宁沈阳市东北浑河支流蒲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沈阳中卫: 浦河在 “卫北三十里。源出辉山,西流入浑河”。
亦作大汶溪。在今云南绥江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马湖府平彝长官司:大纹溪在“司治南。又司东十里有小纹溪,二溪俱出乌蒙府界,流入境,水流洄漩,宛如罗纹,俱流注于马湖江”。
在今四川渠县东三十里大峡乡境。层峦叠嶂,峻不可攀。清同治 《渠县志》 卷11: 宕渠关“在县东三十里,即大峡口,系古关隘”。
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秧田冲。清有外委把总驻守。
1933年由思明县城区析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城区。1934年裁撤,并入思明县。1935年思明县撤销,城区及鼓浪屿区复置厦门市,仍属福建省。在福建省东南部沿海、金门岛西北侧。面积1637平方
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建阳县:考亭溪“其上源有二:一曰麻沙溪,出县西七十里沙镇;一曰莒口溪,出县西南之苍山,流数里而合,经玉枕峰后,弯环五里。溪中沙汀涌现,如龙舌然,曰龙舌洲,朱
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建昌县 (治今艾城): “南一里有捍水堤,会昌六年摄令何易于筑。西二里又有堤,咸通三年令孙永筑。”
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乡。为唐焉耆都督府故址。
①又作梅陵、梅岭冈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南,聚宝山麓。《陈书·高祖纪》: 梁绍泰二年 (556),“自去冬至是,甘露频降于钟山、梅岗、南涧及京口、江宁县境”。唐李白有 《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》 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