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玲珑山

玲珑山

①在今浙江临安县西。宋 《咸淳临安志》卷25临安县: 玲珑山 “在县西十二里。两山屹起盘屈,凡九折,上通绝顶,名九折岩。南行百许步,有亭名三休”。

②即嵖岈山。在今河南遂平县西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遂平县: 查牙山 “孔穴玲珑,风嘘则鸣,一名玲珑山”。


(1)在浙江省临安市区西5千米处。两峰屹立,盘屈九折,有石磴道通山顶。山麓有方石横置路边,传为苏轼醉眠之石,上镌“醉眠石”三字,为近人姚祖显所题。有小溪流经石旁。更上有九折、送瀑二岩,岩上多摩崖题刻。“九折岩”三字,传是苏轼所书。再上有卧龙寺,寺内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堂、钟楼诸建筑。寺东原有琴操墓。琴操传为宋代临安(今杭州)名妓,受苏轼指点后,在此出家为尼。墓前立石碑一方。寺西原有三休亭,亭周环植松树,其中最古者称学士松。亭西有龙潭瀑布,下汇成水库。山顶有望江石,可以远眺富春江。(2)在山东省青州市区西南15千米处。古称百峰山。山阴有一狭长谷地,名白驹谷,林木繁茂,风景幽绝。北魏郑道昭官青州刺史时,常游槃此山,留有摩崖刻石,“游槃”题字和“白驹谷”题字并排镌于白驹谷西崖石壁间。径尺余,气势豪放。主峰南侧有一天然石洞,洞口左壁刻“白云堂中解易老”题字。赵明诚《金石录》中著录有《哀子诗》刻石,据传还有“郑公解衣冠处”题字,均已佚,亦无拓本传世。(3)见“嵖岈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兴德关

    明置,属永和县。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四十里黄河东岸。

  • 姚千户屯

    即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姚千户屯镇。民国徐曦 《东三省纪略》 卷8南满铁路各线车站道里表:安奉线 “姚千户屯驿距陈相屯驿七里五”。

  • 大义河

    在今山东金乡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金乡县:“大义河在县北。旧自济宁州流入境。《宋史》:庆历中,浚任城金乡之大义河以通漕是也。今亦废。”

  • 歌乐山

    ①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6肇庆府: 歌乐山 “ 《郡国志》 云: 端州歌乐山,风起声如音乐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高明县: 歌乐山 “在县 (治今明城镇) 西二十五里,高三百余丈,周二

  • 剥勘隘

    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八十五里,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平孟隘”条: “又有剥勘隘、上下盖隘,在城西。俱外连越南,有兵防汛。”

  • 山羊隘

    在今湖北鹤峰县东南百余里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鹤峰直隶厅:“山羊隘旧属湖南慈利县,雍正时来属,设巡司驻之,后移白果坪。”

  • 大秦

    又名黎轩、犁鞬。汉、晋时对罗马帝国的称呼。都城在罗马(今意大利罗马市)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大秦国“一名犁鞬,以在海西,亦云海西国。地方数千里,有四百余城。小国役属者数十。以石为城郭。列置邮亭,皆垩塈

  • 七里关

    ①在今江西玉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玉山县:七里关在“县西三里。旧有戍兵”。②即七里涧。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七里万金村。③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南一百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二》:七里关“为楚蜀之冲。

  • 虒阳河

    即今山西五台县东淲阳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五台县: 虒阳河 “在县东北四十里,平地涌出,西南合虑虒水,……注于滹沱”。

  • 羌浪驿

    亦作俭浪驿。唐剑南至南诏清溪道主要驿站之一。在今四川德昌县北、安宁河东岸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卷1:沙野城“至俭浪驿八十里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巂州:“又经沙野二百六十里至羌浪泽。”贞元十四年(79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