碙洲
即今广东湛江市东南硇洲岛。《宋史·瀛国公传》: 元至元十五年 (南宋祥兴元年,1278),“ (赵) 昰殂于碙洲,其臣号之曰端宗”卫王赵昺即位,“升碙洲为翔龙县”。
即今广东湛江市东南硇洲岛。《宋史·瀛国公传》: 元至元十五年 (南宋祥兴元年,1278),“ (赵) 昰殂于碙洲,其臣号之曰端宗”卫王赵昺即位,“升碙洲为翔龙县”。
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,恒春半岛西部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南府: “枫港” 等 “并在恒春县北,西流入于海”。
亦名宁阳铁路。从广东新宁 (今台山市) 东南的斗山墟起,北至县北公益埠,折东经新会,至江门北街。全长 107公里。清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动工修建,1913年建成。1939年后被拆除。
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烟峰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马湖府屏山县 “新乡镇” 条内: “又于烟草峰设守备司,以资弹压。”
①即今甘肃张掖市西北沙井乡。《清一统志·甘州府》:沙井堡“在张掖县西北五十里。东至甘泉驿五十里,西至沙河堡二十里。兼置驿于此”。②即今甘肃兰州市西北沙井驿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二》:沙井堡“在平番县(今
①在今湖南辰溪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辰溪县:龙门砦“宋初置寨于此。熙宁七年废。寻复置,元废。《志》云,砦旁有龙门涧,接麻阳县界。岩石峭峻,涧水深阻,砦因以名”。②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八十里大乐乡
清宣统二年 (1910) 置,属宁远府。治所即今四川昭觉县。昭觉为 “交脚” 谐音,彝语意为 “倾斜的坝子”。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39年属西康省。1955年属四川省。在四川省
即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北六十五里井家山。《魏书·世祖纪》:北魏太延五年(439),“蠕蠕犯塞,遂至七介山,京师大骇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南。北魏太延五年(439年),柔然敕连可汗闻魏伐姑臧,乘
唐武德三年(620)改海陵县置,为吴州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泰州市。七年(624)复名海陵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海陵县置,治今江苏省泰州市。为吴州治。七年复旧名。
即今山东昌邑市南饮马镇。1945—1956年为昌南县治。
西魏改汉昌县置,属巴西郡。治所在孟津里 (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)。隋开皇初属绵州,大业初属金山郡。唐武德初属绵州,先天元年 (712)改为昌明县。古县名。西魏改汉昌县置,治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太平镇。隋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