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福州

福州

①唐置,为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罗富乡。北宋废。元复置,属庆远南丹安抚司。明洪武初废。

②唐开元十三年 (725) 改闽州置,治所在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《元和志》 卷29福州: “因州西北福山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福建尤溪县北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古田、屏南、福安、福鼎等市县以东地区。五代后辖境西南部缩小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长乐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福州。唐为福建节度使治。五代为闽都,一度改为长乐府。宋为福建路治。南宋景炎元年 (1276) 端宗即位于此,改为福安府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复为福州,翌年升为福州路。1946年设福州市。宋、元以来海舶前往东南亚各地,常由此出海。

③南宋置,为特磨道治。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。元初废。

④辽置,属上京道。治所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福州: “国舅萧宁建。南征俘掠汉民,居北安平县故地。在原州北二十里,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。户三百。” 金废。


(1)唐开元十三年(725年)改闽州置,治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《元和郡县志》福州:“因州西北福山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尤溪县北尤溪口镇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古田、屏南、福安、福鼎等市县以东地区。五代后辖境西南部辖小。天宝至德间曾改为长乐郡。五代闽一度改为长乐府。唐为福建节度使治。五代为闽都。宋为福建路治,南宋景炎元年(1276年),端宗即位于此,易为福安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复为福州,十五年升为福州路。宋元以来海舶前往东南亚各地,常由此出海。(2)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罗富。为黔州所领羁縻州。辖境即相当今南丹县西一带。宋仍为羁縻州,后废。(3)辽置,为上京道头下军州。治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东。金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镇

    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。1935—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红泉县治此。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东南部。面积412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真,人口1780。北魏以镇临真川水得名临真,设真川县

  • 永隆山

    ①在今四川巫溪县北大巴山支脉。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一》:永隆山“在大宁县北二百里”。②在今四川南川市西。《元和志》卷30宾化县:“隆化县以县西永隆山为名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20宾化县:“隆化县以县西二十里

  • 大片岭墩

    明置,属海州卫。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西北小偏岭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《海州卫图》东南有大片岭墩。

  • 九杵关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九杵关“在婺川县北(南)三十里,通遵义界”。

  • 王家洲墟

    即今江西丰城县东北王家洲。清同治《临川县志》卷1下:五十四都有王家墟。

  • 堆龙德庆宗

    在今西藏堆龙德庆县西北德庆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堆龙德庆宗。“堆龙德庆”,藏语意为上谷极乐地。1960年与东噶宗、柳吾谿合并设堆龙德庆县。驻郎嘎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朗嘎。196

  • 哈沙图

    即今内蒙古镶黄旗东南哈夏图村。1916年 《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》 兴和道图: 苏尼特右翼旗南有哈沙图。

  • 隔蒲潭镇

    在今湖北云梦县南十八里隔蒲镇。《清一统志· 德安府》: 隔蒲潭镇 “在云梦县南,临涢水”。在湖北省云梦县西部。面积62平方千米。人口6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隔蒲潭,人口5960。春秋时蒲骚地,因涢水相隔

  • 天保军

    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)置,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米亚罗镇。天宝八年(749)徙云山郡治此,改为天保郡。

  • 太行县

    唐武德三年(620)置,属怀州。治所即今河南博爱县。四年(621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析河内县置,治今河南省博爱县。属怀州。四年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