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秦城

秦城

①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宝坻县: 秦城,“相传秦始皇并燕,筑城置戍。唐太宗征高丽,常驻跸焉”。乾隆 《宝坻县志》 卷14: 秦城,“金章宗所筑邑,建于金,因袭秦故迹而城焉”。

②即今山西太谷县西南咸阳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明元年 (880),河东节度使康传圭 “遣前遮虏军使苏弘轸击沙陀于太谷,至秦城,遇沙陀,战不利而还”。

③即秦亭。春秋鲁秦邑。在今河南范县东南四十二里旧城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济州东平郡范县: “治秦城。” 即此。

④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四十里溶江镇境内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化三年 (900),马殷遣将秦彦晖、李琼等伐静江军节度使刘士政,“湖南军至全义,士政又遣指挥使王建武屯秦城”。胡注: “范成大《桂海虞衡志》 曰: 秦城在桂林城北八十里,相传以为始皇发戍五岭之地。城在湘水之南,融、漓二水之间,遗址尚存,石甃亦无恙。”


(1)古地名。(1)即今山西省太谷县西南咸阳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广明元年(880年),河东节度使康传圭“遣前遮虏军使苏弘轸击沙陀于太谷,至秦城”,与战不利而返,即此。(2)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西南。唐光化三年(900年)马殷遣秦彦晖攻杀刘士政将王建武于此。(2)集镇名。在北京市昌平区东北部。属兴寿镇。人口 2420。 秦、汉于此筑土城,称芹城,辽曾改称秦城,金、元、明、清复称芹城,1912年后谐音改今名。产柿子、桃等果品。有白云石、水磨石、石粉、造纸、编织等厂。京通铁路和秦九、汤秦、怀昌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汉代古城及龙泉寺遗址。其北有龙泉,“龙泉喷玉”旧为“燕京八景”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方广岩

    在今福建永泰县东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引《旧志》:“峭拔千仞,上有石室,周围二千丈,可容千人。石乳参差,下垂瀑布千丈。有泉曰龙尾泉。”在福建省永泰县城西葛岭山腰。为石灰岩溶洞,高约40米,

  • 牛首池

    一作牟首池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濯鹢牛首。”张揖注:“牛首,池名,在上林苑西头。”又作牟首池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。西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西驰宣曲,濯鹢牛首。”即指此。

  • 既阳县

    西晋太康二年 (281)置,属毗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南长寿镇南。南朝宋改名暨阳县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分无锡、毗陵二县置,治今江苏省江阴市东。属毗陵郡。南朝宋改名暨阳。属晋陵郡。隋废

  • 热那亥

    即今青海天峻县驻地。1955年于此置天峻县。1959年改名新源。

  • 白竹寨

    在今广西阳朔县西二十五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嘉靖四十五年(1566)裁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。明设巡检司戍守,嘉靖间裁。

  • 石花屿

    在今河北保定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清苑县:石花屿“高数仞,广数十丈,中多花卉。宋时尝置戍于此”。

  • 阿剌忽马乞

    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西部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太祖谕按陈弟册曰:“阿剌忽马乞迤东,蒜吉纳秃山、木儿速拓、哈海斡连直至阿只儿哈温都、哈老哥鲁等地,汝则居之。”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西伊和吉仁高勒

  • 清水墟

    即今广东连州市西北清水镇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 连州西北有清水墟。

  • 南五部县

    北魏置,属武阶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文县东北五十里临江乡。西魏改为盘堤县。古县名。北魏时置,治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。属武阶郡。西魏时改盘隄县,移治葭芦城(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南)。

  • 周家堡

    亦名周家铺堡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十里。为倒马关东路隘口,明洪武间置周家铺巡司。清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