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纸坊镇

纸坊镇

即今河南汝州市东南纸坊乡。清道光《直隶汝州志》卷3《市集》:“纸坊镇,属长阜里,城东二十五里。”


(1)在山东省嘉祥县南部。面积91平方千米。人口6.1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纸坊集,人口 8920。村内古有小王河流经,河岸建有小型造纸作坊,遂成集市,故名纸坊集。1949年为嘉祥县第三区。1958年为高峰公社,同年划归济宁市,改名为纸坊公社。1962年复归嘉祥县。1984年设立纸坊镇。洙水河、洙赵新河流过。主产小麦、大豆、稻和棉花。有水泥、石料、石灰、雕刻工艺等厂。嘉金公路经此。济宁机场建在境内紫云山西。境内有武氏墓群石刻,大鼎山前有范巨卿墓和青山寺。(2)在山东省临朐县西北部。面积33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纸坊,人口 4500。元代刘姓立村,因处龙泉河畔,临清泉,初名刘家泉;后由于村民多营手工选桑皮纸,改名纸房,后演称纸坊。1955年设纸坊区。1958年属城关公社,1982年属城关镇。1984年析置纸坊乡,1998年设镇。冶源水库、嵩山水库两干渠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黄烟。养蚕业古今称盛。金丝柿饼有名。有木器、五金建材、铝合金门窗、塑料、石料等厂和建筑队。仲临公路经此。境内西安村是南北朝时西安县治所。名胜有小香山石门坊。(3)在甘肃省成县西部。面积77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纸坊村,人口 1250。因古时多手工造纸作坊,故名。1949年设纸坊乡,1958年并入小川公社,1961年改纸坊公社,1983年改乡,1986年置镇。主产小麦、谷子、豆类,盛产苹果。为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西成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窦都岭

   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马勒根达岭。北宋沈括 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 “自大河 (和) 帐复渡黑水,乃东北出两山之间。平川四十里至中顿,又东北五六里,乃折西北逾窦都岭。”

  • 伊逊河

    即古索头水。又名伊松河、羊肠河。源于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塞罕庙山,南流经隆化、滦平二县入滦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承德府丰宁县:“伊逊河自府界入,纳伊玛图河,并入滦平。”即此。古称索头水、伊松河

  • 民治县

    1928年析禹县及登封县地置,属河南省。治所在白沙镇(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六十里白沙村)。后废。旧县名。1928年由登封、禹县两县析置,治白沙(今河南禹州市西北白沙)。1931年撤销,并入登封、禹县两县。

  • 红崖市

   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北二十三里红岩乡。清道光间置汛,有外委驻守。

  • 辽东城

    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大业八年(612)征高丽,“车驾渡辽,大战于东岸,击贼破之,进围辽东”。《新唐书·太宗纪》:贞观十九年(645)征高丽,五月“丁丑,军于马首山。甲申,克辽东城”。

  • 夹石

    即北硖山。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六十里,与舒城县接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黄武七年(228),曹休率众入皖,“逊自为中部,令朱桓、全琮为左右翼,三道俱进,果冲休伏兵,因驱走之,追亡逐北,径至夹石,斩获

  • 范铎峰

    在今湖南湘乡市东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湘乡县 “望岳峰” 条下: 范铎峰 “三峰耸秀,众山环列。相传五代时范铎隐此,因名”。

  • 阚水

    即黚水。今贵州湄潭县西湄江。《水经·延江水注》: “黚水亦出符县,南与温水会,阚骃谓之阚水。” 《水经注疏》 谓即今合湘江之仁江。

  • 小江口

    即今云南丘北县西南盘江东岸之小江口。清光绪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丘北县西有小江口。

  • 慈峪镇

    即今河北灵寿县西北慈峪镇。清有巡司驻此。在河北省灵寿县中东部。面积92.8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慈峪,人口7070。为县东重镇,有农贸市场。原名慈谷,古为县西重镇,有“燕南雄镇”之称,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