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阳堡
即苏洋堡。今福建福安市南苏阳。
即苏洋堡。今福建福安市南苏阳。
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蒙古国东部哈拉哈河。《明英宗实录》: 正统三年 (1438) 四月癸酉,“朵颜卫所属哈剌孩卫指挥捏可来等来朝”。后废。明正统年间置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南与蒙古国境
十六国前凉、后凉、南凉都城姑臧城 (今甘肃武威市城) 内的殿堂。《晋书·秃发傉檀载记》:“傉檀宴群僚于宣德堂,……此堂之建,年垂百载,十有二主。”
①即今朝鲜咸镜南道西南部咸兴之城川江。源出赴战岭山脉,西南流入日本海。《金史·高丽传》: “高丽复来攻,石适欢以五百人御于辟登水,复大破之。”②即今朝鲜咸兴西城川江。《金史·高丽传》:“高丽复来攻,石
唐贞观八年(634)置,治所在龙标县(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)。唐杜佑《通典·州郡十三》:巫州“在巫山之阳”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、洪江二市及黔阳、会同、芷江侗族自治县、新晃侗族自治县、通道侗族自
元大德年间,指挥使哲彦布哈所建。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南。《元史·文宗纪》: 致和元年(1328),燕铁木儿奉怀王于大都,与上都相持于隆镇卫,“隆镇卫指挥使斡都蛮以兵袭上都诸王灭里铁木儿、脱木赤于陀罗台,执
元置,即今湖北襄阳县南潼口乡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襄阳汉江水路:新城、同口。”清名潼口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三》:潼口“在襄阳县南五十里。当南北要路。
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。甘露四年 (前50) 封城阳荒王子弓为兹乡侯,即此。东汉省。西汉甘露四年(前50年),宣帝封城阳荒王子弘为兹乡孝侯,置兹乡侯国,治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南。东汉省。
(盪) 井 即今云南云龙县北八十八里顺荡井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“诺邓盐里” 条下: 顺荡井 “在 (云龙) 州西北一百八十里”。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三里观音山。唐张又新《煎茶水记》“谓刘伯刍称,较水之与茶宜者凡七,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”。
在今广东顺德市北大洲村。清时紫泥巡司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