茂都淀
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南旺湖一带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 “汶水自桃乡四分,当其派别之处,谓之四汶口。其左二水双流,西南至无盐县之郈乡城南……又西南径东平陆县故城北……又西径危山南……又西合为一水,西南入茂都淀。”
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南旺湖一带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 “汶水自桃乡四分,当其派别之处,谓之四汶口。其左二水双流,西南至无盐县之郈乡城南……又西南径东平陆县故城北……又西径危山南……又西合为一水,西南入茂都淀。”
即今江西余干县东南黄金埠镇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二》: 黄坵镇 “在余干县东南五十里。元置巡司,明初废。隆庆中移康山巡司驻此。今裁”。
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改梧州置,属广西道。治所在苍梧县 (今广西梧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梧州市及苍梧县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为梧州府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梧州置,治苍梧县(今广
亦作句骊、句丽或高丽。西汉末朱蒙建国,都国内城 (今吉林集安市城东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浑河上游以东,朝鲜狼林山以西,南到朝鲜清川江一带。东汉建安十四年 (209) 迁都丸都城 (今吉林集安市境)。4世纪
在今河北涞源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昌县: 登梯山 “山路险峻,直上如梯,亦名登梯岭”。
即今四川九龙县西南八窝笼乡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八乌笼土百户。后废。
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佘山镇。清光绪《青浦县志》卷2《市镇》:陈坊桥镇在“县治南十八里,南接辰山,东连佘山”。1981年改为佘山镇。
在今河北河间市北六里。《晋书·东海王越传》:东瀛公腾镇邺,“携并州将田甄,甄弟兰、任祉、祁济、李恽、薄盛等部众万余人至邺,遣就谷冀州,号为乞活”。《寰宇记》卷66河间县:乞活城,“《郡国志》云:太安中
①南朝陈天嘉元年(560)改汝城县置,为卢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。隋属桂阳郡。唐属郴州,天宝元年(742)改为义昌县。②唐垂拱三年(687)置,为锦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境之卢水口,因
1920年改吉拉林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室韦镇。1934年改设额尔古纳左翼旗。旧县名。1920年由吉拉林设治局升县,并改名,治吉拉林(今内蒙古根河市北室韦镇)。1933年撤
在今宁夏灵武县西。《金史·西夏传》:夏相任得敬胁其主仁孝欲分夏国,大定十年 (1170)“乃分西南路及灵州啰庞岭地与得敬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