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山镇
北宋置,属蕲县。在今安徽怀远县北三里。
(1)在今安徽省怀远县北。北宋属蕲县,南宋宝祐五年(1257年)升为县。(2)在安徽省芜湖县北部。面积11.2平方千米。人口 9740。镇人民政府驻荆山,人口 8800。因地处大荆山得名。1952年设荆山镇,1958年改公社,1972年复设镇。主产稻、油菜籽、小麦。有碳素、化工、农机、水泥预制件等厂。为芜湖县水泥生产基地。青弋江水运通长江。古迹有蒋公山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。
北宋置,属蕲县。在今安徽怀远县北三里。
(1)在今安徽省怀远县北。北宋属蕲县,南宋宝祐五年(1257年)升为县。(2)在安徽省芜湖县北部。面积11.2平方千米。人口 9740。镇人民政府驻荆山,人口 8800。因地处大荆山得名。1952年设荆山镇,1958年改公社,1972年复设镇。主产稻、油菜籽、小麦。有碳素、化工、农机、水泥预制件等厂。为芜湖县水泥生产基地。青弋江水运通长江。古迹有蒋公山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。
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五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庐江县有蓝家山。
又称朝开铁路龙青支线。1940年建成。从吉林龙井至和龙(相近为青山)。全长52.4公里。今称和龙线。
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北巴西乡。清雍正元年(1723)置巴西蛇住坝寨土千户。
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治所在原州 (今宁夏固原县)。领原、庆、会、银、达、亭、要七州。十年 (636) 废亭、达、要三州。后银州还属夏州都督府,庆州又另置都督府。开元四年(716) 后,仅领原、
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十五里,临青衣江。《寰宇记》卷74夹江县:“平羌化山在县西一十里。《图经》云:天下二十四化,此其一也。道士常正一得道此山,丹灶履迹存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2夹江县:平羌山在“县西十五里。
即今广西田阳县西北二十里那波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奉议州图:西有那坡墟。
北周大象元年(579)分汾川、云岩二县置,属乐川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延长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门山村。《元和志》卷3门山县:“北有山,形似门,因以为名。”隋属延安郡。唐属丹州,武德八年(625)移治宋斯堡,在门
唐贞观四年(630)置,属羁縻盖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
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南六十里铁厂镇。元置冶铁于此。明宣德中移至松棚峪。正统三年(1438) 复置于此,万历中废。
在今天津市宝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宝坻县: 柳沽河在 “县东北三十里。玉田之水汇流入县境口柳沽河,下流注于白龙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