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城
南宋末建,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大竹县: 荣城 “在县东仙门里。四围险峻,高阜宽平。宋末保此以禦蒙古”。
南宋末建,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大竹县: 荣城 “在县东仙门里。四围险峻,高阜宽平。宋末保此以禦蒙古”。
①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二十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元年(948),蜀将安思谦“败汉兵于玉女潭”。即此。②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凤翔府一》:玉女潭在“鱼塘峡内,其水自永安宫前流入此潭,从半
即今吉林延吉市南之海兰江。源出长白山东麓,东北流会布尔哈通河、嘎呀河,注入图们江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 (景祖时) 曷懒水有率众降者,录其岁月姓名,即遣去,俾复其故。人以此益信服之。”
在今陕西旬邑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三水县: 官家洞 “峭壁三百尺,下临汃水,高下各数十窟,可容数百人。中有二井,盖避兵之险绝者,沿川上下数十里,处处有之,惟官家洞为最著”。
在今安徽泾县西南。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部驻此。
即布雷峰寺。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北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6:“布赖蚌寺俗名别蚌寺。”
亦作淝桥。在今安徽寿县北肥水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三年 (956) 三月,“上行视水寨,至淝桥,自取一名,马上持之至寨以供炮,从官过桥者人赍一石”。胡三省注: “淝桥,于淝水上为桥也。”
唐南诏置,在今云南洱海中金梭岛上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5: 舍利水城 “在洱河中流岛上,四面临水,夏月最清凉,南诏常于此城避署”。
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八十里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为镇远溪洞金容金达长官司。亦称金容金达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镇远县东北。属思州宣慰司。明初改为镇远金容金达长官司。
即胡谷堡。据 《旧唐书》 改 “朝” 为胡,《实录》 亦作胡。唐贞元七年 (791) 筑,在今甘肃平凉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平凉府平凉县: 朝谷堡“在府西南”。
在今青海玛多县西南。民国汪公亮 《西北地理》 青海湟源至结古路: 豆云 “一百十里药沟,西行至黄河滩,番名玛云,即黄河沿,路通鄂陵湖”。1957年于此置玛多县。1974年玛多县迁治玛查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