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县
春秋楚置,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。后改为上蔡县。
春秋楚置,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。后改为上蔡县。
①秦置,属上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镇。东汉末废。②东汉建安二十三年 (218) 分新安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常山县治东三十二里招贤镇。三国吴宝鼎元年 (266) 属东阳郡。南朝陈属信安郡
①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宜兴县“章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:县西南七十里有龙池山。峰峦峻耸, 登览无际。”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一》:龙池山“南岩曰白云,壁立数百仞,其石皆白,有龙池”。
即今四川沐川县。清乾隆《屏山县志》卷1:沐川乡在“县西北二百六十里。有沐川场”。
在今贵州黎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曹滴洞长官司: “高镜溪在司东。出高镜山,流合新化江。”
在今甘肃永登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庄浪卫:瓦窑渠“在卫西二里”。
在今浙江嘉兴市境。唐大历初,浙西有三屯,而嘉禾为大。《全唐文》 卷430李瀚 《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》: “嘉禾一穰,江淮为之康; 嘉禾一歉,江淮为之俭。”
一名五虎门。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南五虎岛。地处闽江入海口,五峰排列如虎,故名。《明史·汤和传》: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),汤和自明州(今浙江宁波市)渡海攻福州,奄至五虎门,即此。明郑和下西洋亦经此。古岛
北宋置,属渠江县。在今四川华蓥市东北天池镇。
一作阳鲁山。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北十里。后金天命九年 (1624) 于此建东京陵。清顺治八年(1651) 封此山为积庆山。
即今江苏邗江县北槐泗镇。民国 《江都县新志》 卷2有槐子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