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虖池河

虖池河

即滹沱河。在今山西、河北二省境内。《周礼·职方》: “正北曰并州,其川虖池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河间国乐城县: “虖池别水首受虖池河,东至东光入虖池河。” 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漓山

    又名沉水山、象山、象鼻山。即今广西桂林市区南象鼻山。唐莫休符 《桂林风土记》: “漓山在訾家洲西,一名沉水山,以其山在水中遂名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62临桂县: “漓山在城南二里。漓水之阳,因以名焉。

  • 金筑安抚司

    明洪武十年 (1377) 升金筑长官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北广顺镇。后属贵阳府。万历四十年 (1612) 改置广顺州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升金筑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长顺县西北广顺。属

  • 文石津

    古黄河津渡。在今河南延津县北胙城东北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“勒出成皋关,围陈留太守王讚于仓垣,为讚所败,即屯文石津。”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南古黄河上,为魏晋南北朝时黄河重要津渡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四年

  • 归德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燕州置,治所在辽西县(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)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燕州。

  • 芗溪

    又名贵溪。即今江西贵溪县境之信江。明嘉靖《广信府志》卷2贵溪县:“芗溪,县东南五十步,洲出郁金芗草,故名。其源由玉山之镇头合铅江之分水,过弋阳经县治入安仁之锦溪,汇于彭蠡湖。”

  • 汉阳堰

    唐建。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籍田镇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籍县:“东五里有汉阳堰,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,后废。文明元年,令陈充复置,后又废。”在今四川省双流县籍田镇东。唐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,后废。文

  • 太水

    在今河南郑州市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七经》:太山“太水出于其阳,而东南流注于役水”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太水“出太山东平地。……世谓之礼水也。东北径武陵城西,东北流注于承水”。

  • 莲花泡站

    亦作四站。清光绪七年 (1881) 置,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莲花乡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“正南距 (三姓) 城二百五十里四站,即莲花泡站。”

  • 西路右翼右旗

   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右翼右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欠德曼。

  • 施南宣抚司

    元至正十七年 (1357),明玉珍改施南道宣慰司置,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。明初复为宣慰司。永乐三年 (1405) 改为长官司。四年 (1406) 又为宣抚司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宣思县西椒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