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平县
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置,为和仁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镇金镇。以贵平山为名。隋属隆山郡。唐属陵州。开元十四年 (726) 移治禄川(在今仁寿县东北六十里贵坪)。北宋属陵井监,熙宁五年 (1072) 废入广都县。南宋乾道六年 (1170) 复置,属隆州。元废。
古县名。西魏恭帝二年(555年)置,治今四川省简阳市西南镇金镇,为仁和郡治。隋属隆山郡。唐开元十四年(726年)移治今仁寿县东北贵坪。属陵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废。南宋乾道六年(1170年)复置,属隆州。元废。
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置,为和仁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镇金镇。以贵平山为名。隋属隆山郡。唐属陵州。开元十四年 (726) 移治禄川(在今仁寿县东北六十里贵坪)。北宋属陵井监,熙宁五年 (1072) 废入广都县。南宋乾道六年 (1170) 复置,属隆州。元废。
古县名。西魏恭帝二年(555年)置,治今四川省简阳市西南镇金镇,为仁和郡治。隋属隆山郡。唐开元十四年(726年)移治今仁寿县东北贵坪。属陵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废。南宋乾道六年(1170年)复置,属隆州。元废。
在今江苏吴江市平望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吴江县:平望镇,“《志》云,镇北有杨家桥。明初,常遇春败张士诚兵于此。嘉靖三十四年,官兵亦败倭于此”。
在今浙江平湖市东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海盐,故武原乡。” 西汉末海盐县治沦于柘湖,徙治于此。东汉永建二年 (127) 又陷为当湖。
即今云南武定县西北一百十二里环州乡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武定府西北有环州驿。
①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(497) 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乐县西北。北周为昌乐郡治。隋大业初废入繁水县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属魏州。六年 (623) 移治今南乐县。五代唐改为南乐县。②唐武德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北六里仙人洞村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上:“中口北一里有仙人洞,洞在山麓, 可容二百许人。洞口向东,从石梯而下,石皆倒垂奇怪,下为平地。洞内西北有一门,皆石槎牙而成,近门上有一大石钟
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南。顾炎武 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 卷117 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 哈密城“南三十里为畏兀儿把力”。
又称扎谿。故址即今西藏扎囊县西北札村。
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唐金山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绩溪县 “苍龙洞” 条下: 登源洞 “在县东十里。古登岭之东,一名长东洞。山川环境,四顾周密如洞,因名。有泽穴,暗通大溪”。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南,位于湛涵滩西南方。与东岛和湛涵滩成弯月形势。此滩最浅水深11米多,底质为珊瑚沙。中国渔民向称三筐大榔或三筐大郎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蒲利孟滩。1947年改名滨湄滩。
即大肚川。在今吉林辉南县东南抚民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