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家渡
亦名大渡、韩家渡、赵渡。即今四川金堂县。清嘉庆 《金堂县志》 卷2: 赵家渡 “古名大渡,又名韩滩。在治 (今成都市东北城厢镇) 东三十里三江镇,沱、湔、雒三水会”。
亦名大渡、韩家渡、赵渡。即今四川金堂县。清嘉庆 《金堂县志》 卷2: 赵家渡 “古名大渡,又名韩滩。在治 (今成都市东北城厢镇) 东三十里三江镇,沱、湔、雒三水会”。
战国蜀邑,后入秦。即今四川梓潼县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周显王二十二年,蜀侯使朝秦,秦惠王数以美女进,蜀王感之,故朝焉。惠王知蜀王好色,许嫁五女于蜀,蜀遣五丁迎之。还到梓潼,见 一大蛇入穴
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南。明洪武间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唐置,即今陕西商南县东富水镇。明为富水堡,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江苏苏州市古城西南隅盘门内。是苏州最早的一座佛塔。寺原名普济禅院,三国吴赤乌四年(241)孙权为康居国 (在今中亚) 僧人性康建造。赤乌十年(247) 建十三层宝塔。今塔建于北宋景德元年 (100
明初置,属平凉县。在今甘肃平凉市东五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平凉县: “东有通梢关。”
在今新疆阿克陶县西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4蒲犁:改子(庄)在“城北五百里”。
在今广东汕头市东南达濠区河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潮阳县 “兴安镇” 条内: “河渡门隘在招收山下。《志》 云: 县有下游营守河渡门、磊口等处。……嘉靖三十八年倭贼从招宁巡司河渡、磊石入犯。”
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直河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钟祥县 “塘港关” 条下: “府西北十五里有直河关。今亦名池河关。……有官兵戍守。”
在今四川邛崃市东高埂镇 (旧太平乡)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89邛州: 高桥铺 “在州东四十里”。
北宋崇宁五年 (1106) 置,属武冈军。治所即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临口镇。南宋绍兴初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崇宁五年(1106年)置,治今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临口。属武冈军。南宋绍兴中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