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氏坞
在今陕西铜川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九年 (384),“秦王坚自帅步骑二万以击后秦,军于赵氏坞”。义熙十二年 (416),“北地太守毛雍据赵氏坞以叛”。皆此。
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境。东晋太元九年(384年),前秦苻坚率军与后秦军战,败后秦军于此;义熙十二年(416年),后秦北地太守毛雍反叛,即以此为据点。
在今陕西铜川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九年 (384),“秦王坚自帅步骑二万以击后秦,军于赵氏坞”。义熙十二年 (416),“北地太守毛雍据赵氏坞以叛”。皆此。
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境。东晋太元九年(384年),前秦苻坚率军与后秦军战,败后秦军于此;义熙十二年(416年),后秦北地太守毛雍反叛,即以此为据点。
北宋置,属河东县。在今山西芮城县西七十五里匼河村。
清置,属双阳县。即今吉林双阳县西北奢岭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双阳县官商路: “北:奢岭口达长春。”
即今湖北应城市南十二里黄滩镇。清光绪 《德安府志》 卷8 《兵事》: 同治三年 (1864)十月,捻军 “游骑至应城黄家滩、巡检司、杨家河”。
在今四川奉节县北三十里寂静乡。清道光《夔州府志》 卷12: “寂静坝在县东三十里。明末流寇四出掠治,地界前后俱遭涂炭惟此地严立团寨,贼闻遁去,不闻戎马之声,故名。”
即今湖南常宁县西三十里官岭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 卷1常宁县图: 县西北有官厅。
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岷江上,滩在大佛前故名。《元史·石抹按只传》:至元十二年(1275),“嘉定降,宋将鲜于都统率众遁,(石枺)不老追至大佛滩,尽毙之”。即此。
即今安徽怀宁县东北观音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安庆府怀宁县:观音港“在府西北七十里。旧有巡司,今革”。
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施溪长官司: 御屏山在 “司北里许”。
在今陕西长安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长安县:太和宫“武德八年造,贞观十年废。二十一年以时热,公卿重请修筑,于是使将作大匠阎立德缮理焉,改为翠微宫”。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。建于明永
1943年改赣榆县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十二里赣马镇(城里)。以纪念牺牲于县东境的东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、抗日英雄符竹庭。1949年移治青口镇(今赣榆县治)。1950年复改为赣榆县。旧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