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州路
元至元十七年(1280)升连州置,治所在桂阳县(今广东连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、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。十九年(1282)复改连州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于连州置安抚司,十七年升置连州路,治桂阳县(今广东连州市)。属湖南道宣慰司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阳山、连州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市县地。十九年降为连州。
元至元十七年(1280)升连州置,治所在桂阳县(今广东连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、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。十九年(1282)复改连州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于连州置安抚司,十七年升置连州路,治桂阳县(今广东连州市)。属湖南道宣慰司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阳山、连州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市县地。十九年降为连州。
即洞浦。在今安徽和县南长江岸边。《寰宇记》 卷124历阳县: “洞口浦,魏将曹休、张辽伐吴至此,吴军相望。《水经注》 云: 江水左列洞口。”
唐武德六年 (623) 改隆州置,治所在隆平县 (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)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
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。清光绪 《畿辅通志》 卷65: 菜树岭 “在独石口东南一百八十里。山有二十洞,封禁开采”。
①西晋置,属高兴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。后废。②南朝宋泰始七年 (471) 置,属新平郡。治所即今江苏海安县。南齐属海陵郡。后废。唐景龙二年 (708) 复置,属扬州。开元十年 (722) 又废。
即今广东丰顺县(汤坑镇)。清乾隆《潮州府志》卷14丰顺县:汤坑市在“县南六十里金鼎寨”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丰顺县(汤坑镇)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置巡检司治此。
北宋置,属彭水县。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郁山镇。(1)在江苏省昆山市中部偏北、青阳港畔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37平方千米。人口18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玉山,人口13万。因处马鞍山(又名玉山
在今湖南永州市西二里潇水西岸。唐元结《朝阳岩铭并序》: “以其东向,遂以朝阳命之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65永州府: 朝阳岩 “在府城西潇江之浒。岩有洞。涧自中出,流入湘江”。又称西岩。在湖南省永州市潇
北宋置,属晋宁军。即今陕西佳县西北五十里通镇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晋宁军: 通秦砦 “地名昇啰岭,元符二年赐今名”。金正大三年 (1226) 升为通秦县。
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乐罗镇。旧属崖州,明置巡司于此。村名。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。属九所镇。人口 4300。原系黎族村庄。1427年福建汉人迁此居住。产稻、甘蔗、花生。三(亚)八(所)铁
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中扎坝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中渣坝热错土百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