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堰水
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 都堰水 “在府西七十里。源出德庆州界大朝山,流入境,……注于大江”。
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 都堰水 “在府西七十里。源出德庆州界大朝山,流入境,……注于大江”。
①唐龙朔二年(662)建,为长安城外大明宫正殿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解放门外含元村附近。唐李华《含元殿赋》:“左翔鸾而右栖凤,翘两阙而为翼,环阿阁以周墀,象龙行之曲直。”唐末毁。1959年作考古发掘,殿东西
在今山西沁县西北西峪村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》 “段村寨”条下:州西北“六十里有西峪寨”。
元初置,属平滦路。治所在乐亭县 (今河北乐亭县)。寻废。
即乌常泛。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五十里。《晋书·慕容德载记》:慕容德“置盐官于乌常泽”。即此。
北宋置,属滏阳县。在今河北磁县东北。
又名沋口市。即今江西南昌县(莲塘镇)东北尤口乡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卷6:沋口市“距(南昌)城三十里”。
明成化中置,属成山卫。治所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南宁津镇。东、南、北三面皆滨海,地势险隘,为海口重地。后废。明成化年间置,治今山东省荣成市东南宁津所。属成山卫。
又名脊现关。在今安徽安庆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二》: 脊现关 “在怀宁县北十八里脊现岭上。县北连山迤逦,至此而为狭岭,置关其上,以扼舒庐之要。按脊现关亦作集贤关”。为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的重要战场。
①唐武德初析协州置,治所在靖川县 (今云南昭通市北部靖安坝子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北部及大关县西部地。天宝后废。②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高安县 (今江西高安县)。七年 (624) 改为米
在今四川奉节县西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7夔州: 相公溪 “在瀼东。王龟龄云: 以丁公言得名,水可烹茶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一》: 相公溪 “在奉节县西三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