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野容山

野容山

亦作野客山。在今四川荣县、自贡市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公井县: “野客山,在县南六十里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85公井县: 野容山 “从当县界至嘉州犍为县界,东西长三百余里,南北七十里。唯此山大在邑界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安军

    唐、五代方镇名。本湖南观察使,中和三年 (883) 升为钦化军。光启元年 (885) 改武安军,治所在潭州 (今湖南长沙市)。领潭、衡、郴、连、道、永、邵等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南大部、广东北部、广西东北部

  • 蓬莱镇

    ①唐贞观八年 (634) 置,属黄县。即今山东蓬莱市。神龙三年 (707) 于此置蓬莱县。②南宋置,属来宾县。在今广西来宾县东三十二里二沟村南红水河中蓬莱洲上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象州: “景定三年,徙

  • 万郡

    西魏置,治所在覆津县(今甘肃武都县东)。北周废。

  • 葛陂水

    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。《水经·沭水注》:葛陂水 “发三柱山,西南流绕辟城南,世谓之辟阳城。……积以为陂,谓之辟阳湖,西南流注于沭水也”。

  • 芝溪岭

    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青田县“披云山”条:芝溪岭“横亘数十里,下临大溪,俗名老鼠梯。甚险峻。水流为芝溪,入于大溪”。

  • 婺州路

   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婺州置,二十一年 (1284) 后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金华县 (今浙江金华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江流域及兰溪、浦江诸市县。至正十八年 (1358) 朱元璋改为宁越府。元

  • 喀尔喀左翼部

    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。康熙三年 (1664),漠北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台吉衮布伊勒登,因内乱率部逾漠归附清朝,诏安置于喜峰口外,编为一旗,为与先前南来归附、安置于张家口外的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台吉所部相

  • 鹿胎山

    即今浙江嵊县西北隅城隍山北支。《清一统志 ·绍兴府一》 “剡山” 条下: “其南二里为之鹿胎山,县治跨其麓,宋朱子登眺其上。题曰 ‘溪山第一’。”

  • 赤山镇

    即今山东荣成市南斥山镇。明置巡司,属文登县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0)移于石岛口(今石岛镇)。在江西省上栗县东南部。面积93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赤山桥,人口 1930。因附近赤山桥得名。

  • 白马桥镇

    即傅宅市。今浙江浦江县东北四十里白马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