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谷 (穀) 山
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即墨县: 钱谷山 “山陡险。相传昔尝运钱谷于山上以避兵”。
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即墨县: 钱谷山 “山陡险。相传昔尝运钱谷于山上以避兵”。
在今四川金川县西北。峰峦层叠,延袤百五十里。《清史稿·海兰察传》:乾隆四十年(1775)征金川,“寻分兵千人偕福康安赴宜喜,先取甲索贼碉”。即此。
即伊是。战国赵地,在今山西安泽县南。即“伊是”。
即今江西贵溪县南三峰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07信州贵溪县:三峰山“一名天冠山。三峰鼎立,有泉从崖隙东西泻”。
即今辽宁绥中县与兴城市分界之六股河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2引《元一统志》:“六州河在利州(今辽宁喀喇沁蒙古自治县)东南八十里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25辽东都司:六州河“大宁建州六州之水合流, 自广宁前屯
北魏太和十四年(490)置,治所在朱阳县(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朱阳关镇)。孝昌二年(526)废。西魏大统二年(536)复置,属东义州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)废。北魏太和十四年(490年)置,治朱阳
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武陵县: “东北三十五里有槎陂,亦 (崔) 嗣业所修以溉田,后废。大历五年,刺史韦夏卿复治槎陂,溉田千余顷。十三年以堰坏遂废。”
清康熙三年 (1664) 置,属乌兰察布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白灵淖乡。20世纪40年代迁驻喜拉(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北)。1952年并
即今广西东兰县东北隘洞乡。红水河流经其西,故称此段江流为隘洞河。
即菊水。今河南内乡县西北丹水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弘农郡析县颜师古注: “鞠水即今所谓菊潭也。”
在今湖北襄樊市(樊城)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徐晃传》:刘备军“围头有屯,又别屯四冢。晃扬声当攻围头屯,而密攻四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