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阳原县

阳原县

①西汉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西南桑干河北。东汉废。

②1914年改西宁县置,属直隶口北道。治所即今河北阳原县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西北部,与山西省相邻。属张家口市。面积 1821 平方千米。人口27.4万。辖5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西城镇。西汉置阳原县,治今县西南,属代郡。阳水经流,故名。东汉废。辽置永宁县,为弘州治。金改永宁县为襄阴县。至元中省县入弘州。明为宣府左卫地,属万全都指挥使司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置西宁县,治今西城镇,属宣化府。1914年因与甘肃省西宁县(今青海西宁市)重名,复称阳原县。1928年由河北省划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复归河北省,属张家口专区,1958年并入蔚县,1961年复设阳原县,属张家口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3年划归张家口市。地处冀西北山间盆地西部,地势南北高中部低。桑干河流经中部,形成狭长谷地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谷子、黍、玉米、马铃薯。特产鹦哥绿豆。以产骡、驴著名,有“万骡县”之誉。有地毯、陶瓷、皮毛等工业及煤矿、磷矿。大秦铁路及宣大高速公路,109、207国道,怀化公路经县境。古迹有泥河湾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基州

    唐武德五年(622)改基州置,治所在延川县(今陕西延川县)。八年(625)废。

  • 钦陵

    北宋三陵之一。宋僖祖赵眺之陵。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南。即五代南唐烈祖李昪的陵墓。见“南唐二陵”。

  • 天渡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西岸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元兴元年(402),后秦姚为北魏军包围于柴壁,“秦王兴将兵四万七千救之,将据天渡运粮以餽平”。胡注:“柴壁在汾东,天渡盖汾津之名,在汾水西岸。”在今山西省

  • 东荆州

    北魏延兴二年(472)置,治所在朗陵(今河南确山县南三十二里任店)。后徙治比阳城(今河南泌阳县)。西魏改为淮州。(1)北魏太和中置,治比阳县(今河南泌阳县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泌阳县一带。西魏改名淮州。

  • 高沙宝山

   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2赣州: 高沙宝山 “在雩都县东北一百二十里。旧有樵者遇白兔,遂之入地,凿地尺余,银矿溢出,今废”。

  • 蒙坑

    在今山西曲沃县北三十五里蒙城村、襄汾县南十五里蒙亨村附近。《魏书·安同传》: “汾东有蒙坑,东西三百余里,径路不通。” 《新五代史·王峻传》: “峻军出自绛州,前锋报过蒙坑。峻喜,谓其属曰: ‘蒙坑,

  • 松阳河

    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灵寿县: 松阳河 “在县治南,源发楸山,东南流入于滹沱”。

  • 白雉山

    ①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平定州》: 白雉山“周二十四里, 旧有晋王庙。《风土记》:晋主李克用与嗣昭过此获白雉,因名”。②一名白紵山。在今湖北鄂州市南五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12武昌县:白

  • 黄背崖

    在今河北沙河市西。旧有边墙,为沙河县内兵防要地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二》: 大岭口,“旧与黄背、数道二崖皆置戍”。

  • 塔克提音噶珊

    亦作他可亭、塔克题音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南岸塔巴赫附近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南岸有 “他可亭噶山”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17: 混同江南岸,东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