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隆兴路

隆兴路

①蒙古中统三年 (1262) 改抚州置,治所在柔远县 (寻改名高原县,今河北张北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、怀安县、山西天镇县、内蒙古集宁市、太仆寺旗之间。元皇庆元年 (1312) 改为兴和路。

②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隆兴府置,为江西行省治。治所在南昌、新建二县 (今江西南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南昌、新建、丰城、进贤、奉新、靖安、武宁、修水等市县地。二十 一年 (1284) 改为龙兴路。


(1)蒙古中统三年(1262年)升抚州置,治高原县(即今河北张北县),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万全、张北,山西省广灵、天镇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。元皇庆元年(1312年)改名兴和路。(2)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隆兴府为路,元江西行省驻此,治南昌、新建二县(今江西南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南昌、奉新、丰城、进贤、修水、武宁、新建、靖安、铜鼓等市县地。元至元二十一年改名龙兴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之罘水

    在今山东蓬莱市南。《寰宇记》卷20蓬莱县:“之罘水在县南十五里。源出羽山,与石门水合流入海。”古水名。在今山东省蓬莱市南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之罘水“在县(蓬莱)南十五里,源出羽山,与石门水合流入海”,即

  • 破羌县

    西汉神爵二年 (前60) 置,属金城郡。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东南湟水北岸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 永初三年 (109),“当羌、勒姐种攻没破羌县”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神爵二年(前60年)以处降羌置,治今

  • 二程故里

    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三十里耙楼山下程村。“二程”即程颢(1032—1085)、程颐(1033—1107)兄弟二人。北宋理学家,同受学于周敦颐,并称“二程”。村东有石坊一座,上书“圣旨”,下书“二程故里”。

  • 南头村

    即今山西古交市西南南头。1941—1945年晋绥边区置交东县治此。

  • 石塘岭关

   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五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密云县:“有石塘岭、墙子岭等关。”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四》:石塘岭关“有城,周二里有奇,旧设参将。本朝改设石塘路都司,今改守备。《县志》:石塘岭关东自陈家峪,西

  • 长星沟

    又名狄水河、七星沟。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,东南流经定州市南合古滱水。相当今孟良河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滱水又东,右会长星沟,沟出上曲阳县西北长星渚。”《清一统志·定州》“长星沟”条引《旧府志》:“狄水河

  • 马台

    即今云南临沧县东南马台乡。清有经制外委驻此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东南部。马台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40。因曾是通景谷县的要道,有马店驿站,又处山梁平台得名。产稻、玉米、茶叶、紫胶、核桃、甘蔗等

  • 赤石矶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城外。清康熙《江南通志》卷11:赤石矶“在江宁县东南城外,长河东来有采石枕中流,居人竞种石榴花,每盛夏时缘堤岸灿若霞锦,为画舫欢游之所”。

  • 拔曳固

    即拔野古。隋、唐时为勅勒 (铁勒) 十五部之。分布于今蒙古国东南乔巴山一带。唐于此建幽陵都督府。

  • 乔英墟水

    即今广西凤山县西北乔音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东兰土州:“乔英墟水出州西北银腾隘,东南流,入水云洞,至州治北复出,经治西,至坡龙村,伏流数里, 又南出,复伏流入百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