障水堤 (隄)
在今河北景县旧城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景州: “ 《志》 云: 州昔当大河之冲,地平土疏,无冈陵之阻,往往决溢为患,因于城外三里,周回筑堤,恃以为固。”
在今河北景县旧城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景州: “ 《志》 云: 州昔当大河之冲,地平土疏,无冈陵之阻,往往决溢为患,因于城外三里,周回筑堤,恃以为固。”
宋置,属建安县。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南房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: 黄孙寨在 “府西南九十里。《志》 云,即今房村上里也”。
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罗田县:岐岭在“县东百三十里。《志》云,岐岭连接多云,实为天险,其上有四关。北越光、汝,南出蕲、黄,东走淮西,此为径道”。
吐蕃置,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黄河南岸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河州: “安乡关,旧城桥关,元符三年赐名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0河州: 安乡城“在州东北五十里。吐蕃所置城桥关也”。
①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改汛潭县置,属洮州。治所即今甘肃临潭县。大业三年 (607) 属临洮郡。唐属洮州,贞观五年 (631) 移治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。八年移洮州理于此。广德元年 (763)后
即今宁夏石嘴山市东北石嘴山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二》:石嘴子汛“在平罗县境。有把总分防,与石嘴主簿同城”。1960年于此设立石嘴山市。1975年迁治大武口镇(今石嘴山市)。
即岐水。在今陕西岐山县西,源出岐山,南流合横水入于雍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。按 《世本》: 炎帝,姜姓。《帝王世纪》 曰: 炎帝神农氏姜姓,母女登游华阳,感神而生炎帝,长于姜
①唐神龙元年(705)改武兴县置,属汝州。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。同年改为龙兴县。②元至元中置,属中兴路。治所即今湖北荆沙市。明初废。古县名。(1)唐神龙元年(705年)改武兴县置,治今河南省宝丰县。属汝
清嘉庆六年(1801)改宁州置,属南昌府。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。辖今江西修水县地。1912年改为义宁县。清嘉庆六年(1801年)改宁州置,治今江西省修水县。属南昌府。1912年10月废州改义宁县。因与广
在今云南云县南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顺宁府》:永镇关“在云州南五十里,为往来各土司路。前有四十八道水,深箐茂林,五六十里皆阴翳泥淖。明于此设关,有堡城门,委员戍守,为边隅重地”。
即今广西武鸣县之武鸣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思恩府:“又有大揽江,出城东北大名山下,下流俱入于郁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1思恩府“清水江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:大榄江一名剑江,出大明山,流入武缘县,沿江立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