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鸣水
在今山西襄汾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太平县: 雷鸣水 “ 《志》 云,一出县西北十五里之蔚村,一出县西二十五里西侯村,俱东流注于汾”。
在今山西襄汾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太平县: 雷鸣水 “ 《志》 云,一出县西北十五里之蔚村,一出县西二十五里西侯村,俱东流注于汾”。
又名海岛。在今云南大理市北洱海中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5载: “大釐 (理) 城……东南十余里有舍利水城,在洱河中流岛上。四面临水,夏月最清凉,南诏常于此城避暑。” 即在此岛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:
原名杂佣堂。在今河南商丘市老城内。为明末才子侯方域幼年读书处。屋为侯氏老宅,两侧原有翡翠楼、香君楼等房舍,现已不存。侯35岁时回顾往事感慨不已,时当壮年,遂改名壮悔堂,并在此著述。清孔尚任所著《桃花扇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祝阿县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十七里。乾元二年 (759)移驻迁善村 (今山东禹城市)。宋属济南府。元属曹州。明属济南府。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。1925年属德临道。1
①又名敛山。在今江西南城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3建昌府: 剑山 “在府城东八十里。高数百仞,延袤数十里”。②即今四川剑阁县北剑门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33普安县: “石新妇东北一里,千人崖之南崖,绝壁高
即今山东郓城县西北大潭乡。近鄄城县界。商业颇盛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 《舆图志》:郓城县西北有大渚潭。
①即燕。西周初封国。都城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附近。②即鄢邑。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 宣惠王十四年 (前319),“秦伐败我鄢”,即此。(1)古邑名。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省郾城
①明天顺中置,属榆林卫。即今陕西横山县。清雍正九年(1731)改置怀远县。《明史·李自成传》:“李自成,米脂人,世居怀远堡李继迁寨。”即此。②在今山西清徐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》:怀远堡“在徐沟县
一名虎岭关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。《金史·武仙传》: 正大七年 (1230),“卫州被围,内外不通。诏平章政事合达,枢密副使蒲阿救之,徙仙兵屯胡岭关,扼金州路”。胡,又作狐或虎。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。南宋绍
即今广东揭阳市南之南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州揭阳县:玉窖溪“在县治南。有南、北二源,南溪出海丰、长乐二县,分水并流,经三山百折而东,过玉窖会北溪。北溪出程乡、长乐二县,分水并流,经贵人、飞泉诸山,又
亦名龙扶速山。在今四川岳池县东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5广安军: 速山“在岳池县东四十里。按 《唐地理志》: 果州南充郡岳池县有龙扶速山,即此山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