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家镇

高家镇

即今四川丰都县东北长江东岸高镇。民国《丰都县志》 卷3: 高家镇场 “离城六十里。户口稠密,生意繁盛”。


(1)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东部。面积33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,人口2820。以姓得名。1920年置镇,名盈航,1936年废镇改乡,名高家。1950年为高家乡,1958年后改公社,1984年复为乡,1986年复置镇。产稻、油菜籽、蚕茧、柑橘。特产高家萝卜丝干。有丝绸、酿酒、建材、化工等厂。唐如意元年(692年)析龙丘县置盈川县,县治在境内盈川村。商业兴旺,历史古远。公路通市区,衢江水运便利。(2)在江西省乐平市东部。面积107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八面山,人口320。镇以境内高家村为名。1949年属洪岩、梅溪乡,1952年属高家、董家等八乡,1958年属临港公社。1968年析置永红公社,1972年改名高家公社,1984年改乡,1999年改设镇。主产稻。为“乐平花猪”主产区之一。有农机、砖瓦、石灰等厂。上乐公路经此。(3)在重庆市丰都县城东北部。面积157.7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,人口1680。三峡库区淹没土地面积1.13平方千米,其中淹没耕地1412亩、迁移人口 3158。 据传明末一对高氏夫妇开店,渐成集市,故名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为太和乡治地。1930年为第四区治地。1931年置太和镇,1934年改名高家镇,1952年分置高镇乡,1984年复置高家镇。1992年将建国、太运乡并入高家镇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蚕茧等。有榨菜、酿造、陶器、竹器等厂。有丰高、高石公路。(4)在四川省仁寿县北部。面积20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,人口750。镇区建于明末。以姓氏名地。1951年为高家乡,1959年改公社,1983年复改乡,1996年置镇。有酿造、饮料等业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文简公路经此。境内牛角寨有唐代摩崖造像。(5)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西北部、渭河南岸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村,人口 2100。 镇以驻地名。1952年设高家村乡,1964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9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。有建材、造纸等工业和奶牛场、渔场。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泉江

    又名遂江。在今江西遂川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遂江“在龙泉县东南。亦曰龙泉江。其上流为左、右二溪,合流绕城东下,会洁溪、雩溪诸水,又东北入万安县界。凡历八十四滩,至县西注于赣江”。

  • 少城

    又名小城。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(前311)张仪、张若筑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城。东连太城。西晋左思《蜀都赋》云:“亚以少城,接乎其西。”指此。秦代为工商业及其官署所在地。晋代为蜀郡治所。《晋书·桓温传》

  • 东湘桥

    即今湖南永州市西南六十里东湘桥乡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永州府零陵县西南有东湘桥。

  • 仙岩山

    ①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仙岩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瑞安县:仙岩山“在县东四十里,当大罗山之阳。山巅有黄帝池,广五百余亩。水分八派,注为溪潭,高下相属,道书以为第二十六福地”。②在今广西武宣县南。《舆地纪

  • 中水县

    ①西汉高帝封功臣吕马童为中水侯,后为县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献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在易、滱二水之间,故曰中水。”东汉属河间国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。②南朝宋侨置,属广

  • 西峰镇

    清同治间筑城,即今甘肃西峰市。光绪《甘肃新通志》卷9:西峰镇“城周三里许,外环市廛,民居稠密,为繁盛首区”。

  • 乌竹岭

    在今浙江东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东阳县:乌竹岭“在县东北四十里。逶迤数折”。

  • 永宁城

    ①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)建,即今新疆乌什县。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驻此。五十二年(1787)参赞大臣还驻喀什噶尔,仍留办事大臣驻此。光绪八年(1882)于此置乌什厅。1913年改置乌什县。②即今北京市

  • 东门山

    ①即天门山。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六十余里东门岛。《乾道四明图经》卷6象山县:东门山“即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所谓天门山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象山县:东门山“其状若门,下有横石如阙”。②在今江西吉安县东南。《

  • 茂湿山

    亦名湿山。在今四川茂县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茂州以郡界茂湿山为名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7茂州: 茂湿山在 “州北十二里。林木茂密,常有岚气。《益州记》: 江至湿坂而稍大,即此也。唐贞观中,因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