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家镇

高家镇

即今四川丰都县东北长江东岸高镇。民国《丰都县志》 卷3: 高家镇场 “离城六十里。户口稠密,生意繁盛”。


(1)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东部。面积33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,人口2820。以姓得名。1920年置镇,名盈航,1936年废镇改乡,名高家。1950年为高家乡,1958年后改公社,1984年复为乡,1986年复置镇。产稻、油菜籽、蚕茧、柑橘。特产高家萝卜丝干。有丝绸、酿酒、建材、化工等厂。唐如意元年(692年)析龙丘县置盈川县,县治在境内盈川村。商业兴旺,历史古远。公路通市区,衢江水运便利。(2)在江西省乐平市东部。面积107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八面山,人口320。镇以境内高家村为名。1949年属洪岩、梅溪乡,1952年属高家、董家等八乡,1958年属临港公社。1968年析置永红公社,1972年改名高家公社,1984年改乡,1999年改设镇。主产稻。为“乐平花猪”主产区之一。有农机、砖瓦、石灰等厂。上乐公路经此。(3)在重庆市丰都县城东北部。面积157.7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,人口1680。三峡库区淹没土地面积1.13平方千米,其中淹没耕地1412亩、迁移人口 3158。 据传明末一对高氏夫妇开店,渐成集市,故名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为太和乡治地。1930年为第四区治地。1931年置太和镇,1934年改名高家镇,1952年分置高镇乡,1984年复置高家镇。1992年将建国、太运乡并入高家镇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蚕茧等。有榨菜、酿造、陶器、竹器等厂。有丰高、高石公路。(4)在四川省仁寿县北部。面积20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,人口750。镇区建于明末。以姓氏名地。1951年为高家乡,1959年改公社,1983年复改乡,1996年置镇。有酿造、饮料等业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文简公路经此。境内牛角寨有唐代摩崖造像。(5)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西北部、渭河南岸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家村,人口 2100。 镇以驻地名。1952年设高家村乡,1964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9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。有建材、造纸等工业和奶牛场、渔场。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油水

    ①即今河南信阳县游河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油水 “出 (平春) 县西南油溪,东北流径平春县故城南,……又东北注于淮”。《清一统地 ·汝宁府一》:游水 “在信阳州西五十里,合白鹭水,至卓斧山下入淮”。②一

  • 春秋戎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 僖公十一年 (前649) 夏,“扬、拒、泉、皋、伊、雒之戎同伐京师,入王城,焚东门”。杜注: “今伊阙北有泉亭。”

  • 柘洋

    即今福建柘荣县。元末有袁天禄兄弟占据,称泰安社,元授以江西行省参政。明初纳款。正统六年 (1441) 置柘洋巡司,属霞浦县。1938年设柘洋特种区。

  • 金沙驿

   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茶洋。宋淳祐中置,元至正间改名茶洋驿。南宋淳祐中置,即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茶洋。元至元间改名茶洋站。

  • 章丘山

    即女郎山。今山东章丘市北绣惠镇北章丘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章丘县 “龙盘山” 条下: 女郎山,“ 《志》 云: 在县北一里。顶有三阳洞,甚深邃。《三齐记》: 章亥妾溺死葬此,谓之章丘。县因以名”。

  • 东江市

    即今湖南资兴市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》:东江市“在兴宁县(旧治兴宁镇)东”。1988年资兴市迁治于此。旧市名。1961年析郴县(原资兴县并入部分)置。属湖南省郴州专区。1962年撤销,并入资兴县。

  • 河西县

    ①唐武德三年 (620) 析郃阳县置,属西韩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夏阳村。乾元三年 (760) 改名夏阳县。同年又改朝邑县为河西县,属河中府。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。大历五年(770)

  • 拱宸城

    一名霍尔果斯。清乾隆四十五年 (1780)建。为伊犁九城之一。在今新疆霍城县西北九十里霍尔果斯。光绪十四年 (1888) 于此置霍尔果斯厅。1914年改为霍尔果斯县。1947年改为霍城县。1966年县

  • 故城砦

    北宋改故城镇置,属将利县。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三里白龙江北岸。

  • 逢龙城

    在今安徽潜山县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臧霸传》: “ (韩) 当遣兵逆霸,霸与战于逢龙。” 即此。唐置皖城县于此。《寰宇记》 卷125怀宁县 “废皖城,唐武德五年大使王宏让析置,在古逢龙城内”。在今安徽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