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滩溪
在今四川垫江县东,为龙溪河上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垫江县: 高滩溪在 “县东南五十里。其水险恶,自达州界流入县境,下流入长寿县达龙溪,注于大江”。
在今四川垫江县东,为龙溪河上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垫江县: 高滩溪在 “县东南五十里。其水险恶,自达州界流入县境,下流入长寿县达龙溪,注于大江”。
在今山西阳城县北。清同治《阳城县志》卷4有刘村堡。
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川县:安汉湖在“县东北二十里。一名冈下湖”。
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曹州府一》:大潴潭“相传即大野泽之余流也。《府志》:潭久涸,雨潦即成巨浸”。
即漕矩吒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鹤悉那城(今阿富汗喀布尔南加兹尼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谢“本曰漕矩吒,或曰漕矩。显庆时谓诃达罗支,武后改今号”。龙朔元年(661)置条支都
即轑阳之讹。在今河北馆陶县西北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淇水又东北径榆阳城北。汉武帝封太常江德为侯国。” 据 《汉书·昭帝纪》 及 《百官公卿表》,“榆阳” 当是 “轑阳” 之讹。
一称水峡贝子旗。俗称哈尔格贝子旗。清康熙五十年 (1711) 置,在今青海刚察县西,后迁青海海晏县南。
元元贞元年 (1295) 改海盐县置,属嘉兴路。治所即今浙江海盐县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海盐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海盐县置,即今浙江省海盐县,属嘉兴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降为县
①南朝陈置,属鄱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德兴市东北新建乡银城坂。隋废入鄱阳县。②西魏改石城县置,属绥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境。北周保定二年 (562) 迁至石龟镇 (今陕西神木县南四十里)。隋属雕阴郡,大业
在今越南东北部河北省陆岸河下游南、万安县东。元黎则《安南志略》卷1:万劫山“前控大江,后山万重,有茂林修竹,小桥流水之胜。兴道王隐其中”。
源出今河南商水县西,东南流经项城县南,至沈丘县南入濄河(今泉河)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陈州府淮宁县:“汾河自商水流入县西南,又东入项城。”汾河为今泉河上源之一。古称汾水。黄河第二大支流。在山西省中部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