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水河

黄水河

①桑干河支流。源于今山西朔州市东南部。东北流,经山阴县东南,至应县西北入桑干河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 黄水河 “在应州西南。自朔平府马邑县东北流入山阴县界,又东北流入州西北八里入桑干河。即古湿水也”。

②即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之摩仁 (林) 河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 黄水河 “在右翼后旗西南一百四十里。蒙古名西喇木伦。源出马阴山北平地,东北流入古尔板泊”。

③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。《清一统志·四子部落》: 黄水河 “在旗西北五十里。蒙古名西喇木伦。自喀尔喀右翼流入境,东北流出喀伦边”。

④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十里。源出今山东栖霞县西北蚕山,北流经龙口市旧黄县东,又西北入海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1: 黄县有 “黄水”,即此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黄县: “又东有黄水,东南有洚水,合流入海。”

⑤古名黄崖水。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。发源于新密市东曲梁牛庵村,东南流至新郑市境入双洎河。《水经·洧水注》: “黄水出太山南黄泉,东南流径华城西。黄水东南流,又与一水合,……其水西南流注入黄水。黄即春秋之所谓黄崖也……又南流注于洧水也。”

⑥即杨柳河。在今四川双流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一》 “杨柳河” 条下: 石鱼河 “一支南流名杨柳河,流二十里入双流县界名黄水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信都乡

    即今广西贺县东南 一百里信都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贺县: “南有信都乡巡检司。” 清置信都镇巡司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南信都镇。明、清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曲柳戍

    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71前凉录:东晋永和三年(347),赵将“麻秋又据枹罕,有众十二万,进屯河内,遗王擢略地晋兴、广武,越洪池岭, 至于曲柳”。即此。

  • 怀宁寨

    北宋置,属延川县。在今陕西子洲县南淮宁湾乡附近。金正大三年(1226)升为怀宁县。

  • 南襄阳郡

    西魏改南襄郡置,治所在重阳县 (北周改思安县,今湖北南漳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(1)北周置,治叶县(今河南叶县南旧县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(2)西魏改南襄郡置,治重阳县,北周改治思安县(今湖北南漳县)。隋初废

  • 三原护军

    十六国前秦置,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嶻㠔山北固贤。《元和志》卷1三原县:“以其地西有孟侯原,南曰丰原,北曰白鹿原。”故名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改置三原县。

  • 科烈站

    亦名叙烈站。元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四十里薛礼站。相传薛仁贵征高丽至此而名。

  • 枫香溪

    在今贵州德江县东五十六里枫溪乡枫香溪村。1934年6月,贺龙、关向应等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(二军团) 到达枫香溪,中共湘鄂西分局在此召开会议,决定建立黔东特区,恢复红三军各级党组织及其政治机构。黔东

  • 冷道县

    西汉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宁远县东。隋废。

  • 杨林口

    在今湖北石首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石首县:杨林口在“县西南三十里。多杨树。……在江北岸,江水旁泄入潜沔处也。元大德中县境堤岸屡决,开杨林、宋穴、调弦、小岳四穴,以杀水势”。即“杨林渡”。

  • 冉固

    一作冉堌集。即今山东定陶县东南三十二里冉堌镇。光绪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山东定陶县东南有冉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