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礼院总务厅长
官名。清末典礼院属官。宣统三年 (1911) 设。一人,简任。掌领本厅事务。
官名。清末典礼院属官。宣统三年 (1911) 设。一人,简任。掌领本厅事务。
满语官署名。汉译作“内务府总管衙门”。
官名。明朝上林苑监置。始设于永乐五年 (1407),左右各一人,正六品,与右监副佐监正掌苑囿、园地、牧畜、种植之事,为宫廷提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。后与监正不常置,乃以监丞署职。
官名。明朝宦官中置,为皇帝身边各种侍奉的宦官。尊卑不等,其中乾清宫管事,负责督理御用诸事; 打卯牌子,掌随朝捧剑。均位居司礼、东厂、提督、守备太监之次。御前牌子、媛殿、管柜子、赞礼、答应长随,当差听事
官名。北宋初,兵部尚书犹实任其职,后仅表示官阶,另设判兵部事,以朝官或两制充任,主管兵部之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兵部复以尚书为长官,遂罢。
官名。汉置,掌领大农,主天下盐铁等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桑弘羊为治粟都尉,领大农,尽代僅筦天下盐铁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桑弘羊为治粟都尉。”官名。汉代桑弘羊曾为治粟都尉,领大农。可能治粟都尉就是“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职掌参见“稍伯中大夫”。
见“鸿胪卿”。官名。为鸿胪寺长官,北齐、隋唐五代宋辽明清都设此官。其职掌见“鸿胪寺”条。
官名。晋始置,《晋书·桓彝传》记彝为宣城内史时,裨惠为其长史。《宋书·顾传》记于孝建元年(公元454年),“出为义阳王昶东中郎长史,行会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掌漠南马群饲养蕃息之事。以太保为长官。
官署名。清末新设的皇帝最高顾问机构。宣统三年(1911)设。掌有关皇帝及宪法附属法令并外交条约等事宜之审议。置院长一人,副院长一人,顾问大臣三十二人,参议官十人。下设秘书厅,置秘书长一人,秘书官若干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