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罴卫大将军
官名。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罴卫长官,置一人。
官名。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罴卫长官,置一人。
隋唐时官俸的组成部分之一。参见“田禄俸料制”。
武官名。明初五军营、三千营各置掌号头官二人,地位在提督内臣、武臣之下。
狱名,也写作“请室”,汉置,为居禁犯人之处。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及降侯免相之国,国人上书告以为反,征系清室。”注:“《集解》曰:《汉书》作‘请室’。如淳曰:请室,狱也。”
流外官名。唐置,属太子内坊,员额六人,秩流外五品,主序导宾客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锻工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见“西京国子监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,属方舞郎庶长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从六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见。
官名。隋炀帝内官,无定员,视六品以下,趋侍左右。
官名。自隋唐至清代鸦片战争前,历代均设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,为国家行政之总汇,各部均以尚书为长官,合称六部尚书。太平天国前期于东、北、翼三王府亦置六部尚书处理政务。东王府综理全国政务,故东殿六部
官名,又名挏马,掌乳马,主采马乳制乳酪。参看“挏马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