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司戚
见“大司族”。
见“大司族”。
官名,商朝置,常奉命征伐和射猎。所部分左中右三队,每队百人。
官名。清朝职官之一种,即尚未实授之前锋侍卫。亦有额定人数。
官署名。设于元世祖中统二年(1261),掌都城殿阁营建修缮,隶大都修内司,设提领七员,管勾三员。官署名。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置,掌殿阁营缮(修建)。其官有提领、管勾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六·大都留守司·修内
官名。宋置,属三司。掌文武官诸司、诸军给受俸料,批书券历,诸仓库案验而后发放。员额一人,以京朝官充任。
官名,西汉时西域龟兹国等置东西南北部千长,为地方性长官,掌千人。见《汉书·西域传·龟兹国》。
见“牌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射声率上士属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春秋时宋国设置,由宦者充任,掌辅导太子。
官名。清朝八旗组织中中层编制单位甲喇之副长官,即参领之副职。康熙三十四年(1695),以每甲喇只设参领一人不敷用而增设。协助参领处理旗务。雍正元年 (1723) 改为副参领,遂成定制。
官名。朝辽置,掌送发皇帝书信等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