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行

大行

① 官名。春秋齐国置,掌外交宾客之礼。②汉朝大行令省称。


1、为大行人的省称,掌接待宾客、朝拜礼仪等,春秋时齐国设此官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臣不如隰朋,请立为大行。”

2、为大行令的省称。汉武帝改典客为大行令,后又更名大鸿胪。参看“大行人”、“大行令”条。

3、皇帝皇后死后,未定谥号前的别称。《后汉书·光武十王列传·广陵思王荆》:“光武崩,大行在前殿,荆哭不哀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宗正

    官名。西周至战国已置,掌君主宗室亲族事务。《逸周书·尝麦》: “我九宗正州伯教告于我。”《古玺汇编》第九二号: “平匋宗正。”秦、汉列位九卿,秩中二千石,例由宗室担任,管理皇族外戚事务,掌其名籍,分别

  • 左右备身军主

    参见“左右备身五职”。

  • 天安

    爵位名。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,简称为安。见“六爵”。

  • 两京郊社署

    官署名。即唐朝太常寺京城长安 (今陕西西安)、东都 (洛阳) 两郊社署,掌五郊、社稷、明堂之位,与奉礼郎设樽、罍、篚、幂。各置令一员、丞一员,另有典事、门仆、斋郎等属。

  • 都司徒

    官名。战国置。掌都邑土地人民政教的长官。《古玺汇编》第一三号: “平阴都司徒。”

  • 纪和大夫

    散官名。金朝司天二十五阶之第十阶,秩正六品上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司天翰林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正六品上,称纪和大夫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左司侍郎

    官名。即尚书左丞,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二年(908)因避讳改,后唐庄宗同光元年(923)复名尚书左丞。

  • 厂官

    见“厂员”②。

  • 知大都督府事

    官名。宋朝扬州、福州等大都督府,若都督缺,则置知府事一人,总领府事。

  • 拨发官

    官名。宋置,见拨发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