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宫门将
官名。即太子左监门率,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,并降为正五品,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复名左监门率。
官名。即太子左监门率,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,并降为正五品,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复名左监门率。
官名。汉武帝改东园主章令丞为木工令丞。详见“东园主章令丞”。
官名。明永乐元年 (1403) 置。见“工曹清吏司”。
武官名。辽置,见“辽阳大都督府”。
官署名。金朝置。掌铸造钱币。世宗大定二十年(1180)由代州钱监改名。设钱监、副监、丞各一员,以州节度同知、观察判官兼领其事。
汉代官员任用限制之一。“王舅不宜备九卿”,见《汉书·冯奉世传》。
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参见“调授”。
官名。宋代设置,为通进银台司的主官,见“通进银台司”。
官名。五代后梁置,为诸司使之一,简称文思使。太祖开平元年 (907),改乾文院使。
路的等级之一。元制,路分上下两等,不足十万户的为下路。
官名。秦始置,两汉因之。为尚方署长官,隶少府,秩六百石。有丞。东汉常任宦者。汉末 (一说西汉武帝时) 分置中、左、右三令,各有丞。历代或省或置。魏、晋、南朝宋七品,梁一班,北齐隶太府寺。唐朝去“方”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