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内疏附
官名。疏附一辞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绵》:“予日有疏附”,其意为使下亲上。太平天国设置朝内疏附,为天朝典官,掌传递文书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官名。疏附一辞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绵》:“予日有疏附”,其意为使下亲上。太平天国设置朝内疏附,为天朝典官,掌传递文书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官名。周朝置。一说商已置。史官。掌藏国家图籍。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 “老子者”,“周守藏室之史也”。司马贞索隐: “守藏史,周藏书室之史也。”王谟辑《世本》宋衷注: “彭祖姓篯名铿,在商为守藏史,
官署名。明初刑部四属部之一,洪武六年1373始置。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二人,主事六人。十三年改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四人。二十二年改宪部。
官署名。隋始置,为兵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,隋初称为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驾部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;员外郎一人,从六品上,掌舆辇、驿传、马牛、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仿《周礼》掌固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兵部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下统司固中士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罢。参见“掌固”。、中士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掌固上士二人,下士
官名。三国吴置,掌占候之事。孙皓时陈训曾任此职,见《晋书·艺术传》。
亦称“秋试”。明清时乡试每隔三年的八月间在各省省城举行,因其时值秋季,故亦称秋闱。闱是考场的意思。参见“乡试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,北面官,统领弘义宫各地丁户,征调兵丁。共设南京、西京、奉圣州、平州四处提辖司。
官名。即太子典膳监。官名。北齐与隋置,见“典膳局”。
官名。东汉置,南宫宫掖门,每门司马一人,俸比千石。南宫南屯司马,掌平城门。吏员九人,卫士一百零二人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·卫尉》。
官名,西汉置,掌宿卫,有战争,也帅军参战。“右曹”为加官,掌平尚书奏事,得举不法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充国子右曹中郎将卬,将期门佽飞、羽林孤儿、胡越骑为支兵,至令居。”